杭州主城区80宗可出让地块一“码”扫尽

12.03.2015  09:19

去年,杭州主城区还是贡献良多,土地成交额占了市区成交总额的7成。今年年初,主城区的土地市场两个月6宗地块、成交75.17亿元的成绩,总体开局平稳。

近日,随着2015年首期《读地手册》的出炉,主城区今年全年的土地供应蓝图逐渐清晰。据了解,此次的《读地手册》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但引入二维码、微信等互联网技术方便了解推地信息,同时还制作了一张推介地块分布图,将80宗地块位置完整而具象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80宗可出让地块 涉宅用地面积占半壁江山

对比去年主城区两期《读地手册》,今年首期《读地手册》收录的可供出让的经营性用地不算少,共有80宗,总出让面积有3001.72亩,合计2001143平方米。其中,涉及住宅的用地有30宗,约1530亩,占到总出让面积的一半,这样的占比较去年有所增加,应该说,今年的宅地供应还是相对充足的。

根据业内分析,此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放松政策不断,如解限、降准、降息等,近期召开的两会上,又指出要稳定住房消费,并提出要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从这点来看,住宅市场应该还是主战场。去年,主城区曾推出一批小面积、低总价的宅地来给中小房企“补货”,从今年的情况看,被收录进《读地手册》不少还是适应性较广的中小规模宅地。

与此同时,各区的商服地块供应量有50宗之多,从可出让地块的分布情况看,主城区核心区域的商服用地供应甚至有所增加;从土地供应结构看,不但在以往宅地供应量较大的板块增加了作为配套的商服用地,实现新兴板块的宜居性与成熟性,还在武林商圈、钱江新城等区域持续供地,建设城市商业地标,用以支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国际化水平。

宅地供应主力板块转移 今年重点关注下城、拱墅和江干

根据去年主城区的宅地成交情况,仅滨江、拱墅、江干和西湖区有宅地成交纪录,其中尤以江干区供应量最为集中,总供应建筑面积达170.2万方;具体到板块,滨江板块、牛田板块以及城东新城板块的土地成交可建面积分列主城区供地量前三;而从出让宗数看,城东新城和申花占绝对主力,分别出让4宗。

不过,今年的宅地供应热门板块将有所转移,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下城区了。相比其他区域,上城区和下城区大部分区域都位于城市中心区、老城区,几乎是“一地难求”,多年来可出让宅地是少之又少,而此次的《读地手册》中下城区一口气收录了9宗涉宅用地,出让面积达338.56亩,已是近两年来收录最多的一次。对比去年的两期《读地手册》,这次下城区宅地供应量增加主要依托的是杭氧杭锅国际旅游综合体的打造,去年《杭州市文晖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就在杭州市规划局公示过,东新路原“杭氧”和“杭锅”老厂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旅游综合体,这次《读地手册》中收录的7宗宅地都是这个区域里的涉宅用地288.76亩,对于杭州主城区来说,这将又是一个价值不可估量的黄金潜力板块。

此外,拱墅区、江干区仍然是供地大户,但具体板块同样开始轮转。去年江干区的牛田板块及城东新城板块都是宅地供应主力,今年的供应量则将放缓,更多地将转向商服地块的配套供应上,取代这些板块增加宅地供应的则是运河新城、铁路北站单元、丁桥、九堡等区块。其中,除了丁桥、九堡属于日渐成熟的刚需板块外,运河新城以及铁路北站单元都是待开发的住宅新区,目前地价优势明显。

至于去年有数宗宝地出让的西湖区以及钱江新城,从目前收录进《读地手册》的可出让地块看,西湖区三墩北一宗宅地被收录,而钱江新城暂无宅地。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文/商报记者 金萍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