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里"中国好童书" 儿童阅读市场空间广阔

23.11.2014  13:16

  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完成了两天专业日的展览,作为中国童书“出海口”,中国最优质出版机构都将本次展会视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台阶。那么,外国出版社愿意选择什么样的中国童书在国外出版?什么样的童书才有能在国外出版的潜质?

  昨日,围绕这一焦点议题的中外出版代表论坛上,前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帕奇·亚当娜等海外权威人士与相关出版社代表开启话匣,同时吸引到了秦文君、雷欧幻像、夏吉安、黑鹤等著名儿童文学作者参与提问,为版权输出厘清思路。

  选择更容易

  去年与今年两届成功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儿童童书展,也让来自海外童书领域的国际权威人士大开眼界,亲眼目睹了中国儿童阅读市场的广阔空间,甚至为此感到惊奇。

  前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帕奇·亚当娜看来,小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很多的出版社总是在寻找那些最容易产生利润的书籍,但她希望看到符合本地文化的特征。中国的书籍的数量是不断地上涨,希望种类更多。

  法国达高代表柏大卫认为:“中国有很多的出版商想要让自己的书走出去,然后我们作为外国的出版社也很希望找一些高质量的,好的新的内容在国外出版。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意都是很好的,我们努力地寻找中国的有创意的原创书籍,相互交流不仅仅是可以去娱乐,去教育,也可以去打开各国儿童的视野。

  中国历史、哲学、诗词的童书在欧美不容易推广,但在邻邦韩国却是另一番景象。韩国爱力阳版权代理公司代表金希纯关注亚洲业务扩展,“韩国人民比较了解中国历史、哲学以及文化和一些经典。比如说中国的《孟子》《论语》以及一些先贤,所以我们用新的方式来解释这些经典,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喜欢读什么?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经验是可以借船出海,像足球队请外国教练那样聘请高水平的资深童书人作为国际合作顾问,帕奇·亚当娜就是他们的国外智囊之一。社长李学谦说:“少儿出版物进一步发展,需要进一步参与到国际少儿出版的舞台交流当中,国内出版想积极参与这样的交流,但真的不知道外国需要什么样的出版物。国际顾问可以帮助一起策划一些能够符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需求的图书。”当被问及中国少儿出版何时能完全融入国际格局,李学谦给出的时间是“五年至十年的努力”。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提出,中国出版人和作家到了不但要阅读中国,更要阅读世界的地步。中国出版人需要有国际眼光与格局,我们的作家、出版人不但认真地在研究中国的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也在关注国外的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

  “新鲜的空气

  一个问题困扰着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她也在研讨会上求教海外专家:现在国内的出版社会根据读者年龄、阅读习惯等,对图书的文字数量有要求,所以有的故事会越来越短,更适合于一口气能读完。那么外国出版机构在选择中国童书时是否有这样的文字数量判断?

  柏大卫亮出了他们的选择标准,就是中国的生活状况,只不过它是儿童的图书,那么我们相信我们会把中国的一个情况展现给世人,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方式,让人们来知道中国的文化,有时候是中国的历史。

  内蒙古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被翻译成为英语,由帕奇·亚当娜向加拿大等英语国家推荐后成功出版。帕奇·亚当娜认为,国外童书机构已经针对中国童书建立起遴选团队,有信得过的翻译和专家把关是否购买中国的童书版权。“我们还会有很多的专家,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书,他们也会给出建议说是这样的书可能更适合小孩,哪样的书更适合大人。

  还有出版人咨询了西方版权经理在选购中国童书时的标准和眼光等问题,柏大卫劝其打消顾虑,反而认为中国童书对西方市场是一股“新鲜的空气”。“我们唯一一个规则就是他是不是能够被读者喜欢。所以这个市场是非常开放的,你要了解你现在自己的市场是什么,然后把新鲜的一些力量带入进去,然后去让读者愉悦,这个是最终的目标。我们期待着所有中国好的作品可以在欧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