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丨想看中国古兵器,这个展览不能错过

17.11.2017  15:54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是“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开篇语。

  无疑,战争是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文明演进的催化剂。兵器作为战争的工具,是国力的体现,也成为后世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科技、艺术发展的重要承载。

  11月3日起,“冷兵热血”2017首届中华冷兵器文化交流展登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展览以时间脉络为轴,展品的年代上起商周,下至近代,有纹饰华丽的青铜礼兵器,也有简洁凌厉的实战武器。从“金铜生辉”、“百辟精炼”、“金戈铁马”、“执锐克坚”、“霜刃余晖”五个单元,展示冷兵器的发展过程。也希望通过这些曾经饱含热血、沾染鲜血的冷兵器展示,让更多的人珍惜现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

  本次展览由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与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浙江青铜冷兵器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江南锡器博物馆承办,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刀剑收藏家的藏品,精选其中的187件精品参与展出。

  展品涵盖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多个门类,几乎实现十八般兵器的全覆盖。全面反映了古中国兵器发展的悠长历史纵线,多角度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史,体现出冷兵器在中国文化中所被赋予的文武两道的双重意义。

  既是“利器”,也是“礼器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大量涌现,这些投身战场的武器除了肩负起战阵搏杀、克敌制胜的重任之外,还沿袭了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功能。换句话说,青铜兵器既是锋利的“利器”,也是互赠的“礼器”。

  青铜兵器若是出产自不同的地域,形制也会各不相同。“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的称谓,直观地体现了青铜兵器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

  春秋晚期鸟兽纹戚

  尺寸:长13.5,宽8,高2

  春秋晚期菱格纹青铜剑

  尺寸:长61.5,宽5,高4

  “黑科技”带来的兵器迭代

  古代的“黑科技”层出不穷,这在某些层面上推动了兵器的迭代与革新。

  自汉武帝开始,“百炼钢”技术被充分应用于兵器之上,铁制品带来的质量上的飞跃,使得以铁为原材料的兵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兵器。北朝民族交流融合了西亚的冶炼、锻造技术;同时,“水排鼓风”在南朝得以应用,催生了新冶炼技术“宿铁法”的诞生。

  西汉宽槽内弧环首刀

  尺寸:长88,宽2.3,高0.8

  隋唐开始,因对外战争频繁,更高产的“灌钢法”替代了相对落后的“炒钢法”。北宋则开始采用煤炭炼钢,而大约到了南宋初期,军中批量装备的兵器,开始采用“夹钢”、“嵌钢”等方法来制作,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元代,处于统治地位的蒙古民族,将西域一带更适合马上作战的武器制作技术带回中原,形成以火器、外弧弯刀、打砸类兵器为代表的兵器特色。

  冷热并行,分庭抗礼

  明代,火器已有相当程度的应用,但使用受限极大,无法完全取代冷兵器的地位。在与火器的分庭抗礼中,明代冷兵器跟随北方防御态势、以及主要作战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清代,已处于冷兵器的尾声期,基层军队中火器配备比例越来越大。到了民国,冷兵器多为弥补军中热兵器的诸多不足而出现,已非常少见。

  明滚珠刀

  尺寸:长87.5,宽9.5,高8.5

  清铜镂空龙纹装鎏金官刀

  尺寸:刀长94,宽7,高8;鞘长79.5,宽7,高2

  除此之外,展览现场还有较为少见的少数民族兵器的展示,比如商代晚期虎首青铜戈,清湘西土司刀,极具我国西南及中部的地域特色。

  据悉,展览将进行至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