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省属院团新年演出季谢幕

06.03.2015  10:51

一位小朋友在用单筒望远镜观看演出

演出开始前,先玩个自拍。

这边厢,浙江歌舞剧院上演着浓浓民族风的《关东序曲》;那边厢,浙江交响乐团奏响了管弦乐《伦巴达》……昨天元宵节,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2015省属院团新年演出季”四场闭幕好戏在杭城热闹上演,除了杭州剧院的《元宵民族音乐会》、胜利剧院的《元宵音乐会》、浙话艺术剧院的《魔法城堡》,还有红星剧院的《西园记》。每场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看点,这让不少戏迷都临时患上了“选择困难症”,负责票房的孟先生告诉快报,“很多来买票的观众都拿着节目单想好久,自己做不了决定,就会问我们的工作人员,到底哪一场最好看?我们在解答这个问题上,也是挠破了头。

今年“2015省属院团新年演出季”,全省八个省属院团都参与到其中,政府用补贴鼓励的方式集结各个院团在正月里给杭城市民总共带来了18场演出。昨晚,拉着儿子、撑着伞冒雨连赶了两场戏的李小姐说:“相比以前带儿子去猜灯谜,儿子对演出的兴趣反而更大,喜欢看又坐得住。我们已经成了这个演出季的粉丝,正月里就忙着来赶场子了。

演出场场都热闹 戏迷为低票价点赞

据统计,今年最高票价为180元的“2015省属院团新年演出季”,票房总收入已超过了20万,是去年演出季的三倍,也给杭城的演出市场开了个红火的头。虽然这个票房对于一场演唱会来说很少,但人气高涨。宣传负责人小霞说:“今年真的是场场热闹,我们准备了2000份海报日历,都不够送。

周边城市的戏迷也闻讯而来。票房工作人员小艾,在大年初四还接了个“求救”电话,“有一个女观众打电话到票房,说她专门带着女儿和妈妈从江苏赶过来看戏,但到了剧场才发现把票子落在家里了,问能不能帮帮她。这一家三代很有意思,她们说,觉得杭州这里有戏看,索性就来过个不一样的年。

年前,快报向读者赠送了五套演出季的票。拿到票的读者楼健,不仅自己赶着场子看,还自掏钱包为女儿买票,带着她一起看。读者朱雯婷也觉得票价十分让人心动,两年前她曾给妈妈买了茅威涛的一场演出,票价是380元,“这次票价很便宜,很适宜我们普通百姓。”她还把票作为新年礼物,分送给了同事。在现场买票的王女士也为票价点赞:“其实我平时根本没时间看演出,演唱会什么的也太贵了,有几年都没进剧场了。但这次,我买了好些演出票,好像又找回了年轻时候赶场子的那种感觉。

明年票价更低 可能还有“定制”演出

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薛亮告诉快报,明年演出季,他们除了考虑增加演出剧目和场次,还想尝试“定制”新年演出,“像电影市场,有专门的贺岁片,我们今年的演出都是院团现成的剧目,如果可以‘定制’我们的文化产品,那么亮点会更多,观众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演出季时间的跨度也会相应拉长。

另外,今年的演出大多安排在主城区的剧场里,有观众就反映,剧场离家距离远,停车不方便。对此,薛亮也在想办法,“比如结合庙会的形式,把演出更近距离地带给观众。

2015省属院团新年演出季”一直都在走文化惠民的路线,低票价也成了演出季“标签式”的存在。为了更加贴近市场,薛亮计划明年再推出“买二送一”或者打包销售的活动,这样不仅满足了一家三口看戏的需求,观众也可以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顾欣悦 见习摄影记者 葛亚琪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