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29.06.2015  13:05
      近年来,省局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科技质监建设和知识产权战略行动,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大执法打假力度,切实维护权利人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生产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建设大稽查执法工作体系,研究推进技术执法,组织开展“蓝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2013年,全省共查处伪造、冒用产地、厂名、厂址、认证标志案件642件,2014年查处521件,今年前5个月查处30件。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研制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不断推进。2014年,全省企事业单位共为主制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74项,行业标准43项。截至目前,我省为主制修订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累计分别达到24项、1157项和2430项。目前已组织制定了《汽轮机》《电除尘器》《吸油烟机》和《衬衫》等4项“浙江制造”标准。此外,全省现有304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大省。编撰完成的《中国地理标志大典—浙江卷》,得到国家质检总局的充分肯定。
      持续提升质监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省质监部门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检验检测和研发创新能力,为全省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检验检测和科研服务。近年来,质监技术机构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67项,荣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34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6项,获得各类专利345项。促进质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省计量院研制的主动恒温压零平衡活塞式流量计量标准装置,为我省300余家计量检定机构、燃气公司、天然气仪表生产企业的产品计量性能、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量传传递提供服务共计5000余批次,为我省各应用企业产生间接经济效益逾6亿元。
      下阶段,省局将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部署,做好知识产权战略相关工作,更好地提升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大知识产权护航力度。进一步发挥好执法打假联席会议的作用,构建和完善对内融合、对外联合的多元共治的格局。突出服务我省“三强”战略,突出关系群众健康安全等产品,提高执法打假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标准创新建设。围绕“浙江制造”品牌建设,重点在我省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鼓励加快研制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浙江制造”标准,为开展“浙江制造”认证奠定基础。推进“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体系,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做好质监科研需求与全省“十三五”科技规划衔接。建立科研绩效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精准对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质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促进质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质监科研与经济社会结合,持续激发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