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铸盾亮剑护航创新,铁腕整肃专利侵权

18.06.2015  15:37

分水素有有“中国制笔之乡”的美誉,全镇现有制笔企业518家,相关配套企业221家,其中年产值超过2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33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0余亿元,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群。但关于笔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现象也大量涌现。分水镇80%以上的企业拥有专利,60%左右的企业发生过专利侵权,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之一。为解决制笔企业专利侵权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的“三难”问题,有效遏制制笔行业专利侵权行为频发、恶性竞争现象,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健全知识产权长效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意识,规范制笔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桐庐县政府决心铁腕整肃侵权,成立了以县长方毅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于4月15日—6月30日,集中开展制笔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主要针对县域范围内的制笔企业生产销售场所进行摸底、巡查和打击。以巡查和举报投诉为主要打击手段,以入企问卷调查、发放告知书等多形式开展宣传,并着重对多次侵权的企业和专利侵权案件多发的工业园区,采用联合执法的模式对巡查和排查中发现的知识产权及其他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对相关企业和负责人,依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同时,树立典型,对知识产权侵权及违法制笔企业,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优秀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对正反两面典型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和氛围。

一、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组织法官与企业开展座谈以案说法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深入企业、社区、校园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百姓日知识产权与民共建共享”活动;与巡查机制相结合,在巡查的同时,将专项整治行动告知书、办事指南、办事流程等相关资料送到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政策;做好线上线下的宣传,利用电视、微博、微信等多种宣传媒体宣传中心维权成果。4、5月份共报送各类信息40余篇,各类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册。

二、建立易侵权笔样数据库,加大巡查力度。

变被动为主动,行政执法部门主动参与和介入整肃市场秩序中去,中心创造性的建立了易侵权笔样数据库。向广大企业征集易被侵权有效专利及相应笔样在中心存档备案,并对相关笔样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检索和固定,为开展专项巡查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根据数据库开展多部门联合巡查,主动发现并查处侵权行为,行政监管主动介入,大大提高了监管力度和效果。截止目前该数据库已有58家企业207件笔类外观设计专利备案。出动巡查次数18次,巡查企业106家,出动人次150余人次,发现涉嫌侵权企业12家,涉嫌侵权案件16起。

三、行政、司法、联盟多管齐下,加大打击力度。

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共查处专利侵权案件29起,其中通过巡查查处16起,通过举报投诉查处13起,目前共有8起达成调解,10起调解不成,已移交杭州市中院,11起目前正走相关程序处理中。同时,4月24日,中心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首次开庭审理2起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起当庭达成调解,赔偿9万元,1起庭外调解,赔偿10万元。5月4日分水制笔行业重订联盟公约,将联盟企业侵权赔偿标准统一调至8万元,二次侵权赔偿24万元,经济赔偿打击力度,提高企业侵权成本。并引进专业打假队,配合维权中心做好相关侵权信息的收集,解决侵权案件取证难和“人情关”难题。

四、尊重创造、崇尚创新,加大专利创新力度。

查处是知识产权工作的末端,我们应该更重视前端工作。和防控相比,末端查处无疑需要花费更多社会资源,需要政府投入更多。只有深入挖掘创新活力,才能更有效保护专利权益。自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中心受理业务明显增多。中心成立8个月来,受理快速申请273件,受理快速确权141件,登记备案企业113家。其中,4、5月份,受理快速申请134件,是一季度总量的11.17倍,受理快速确权100件,是一季度总量的5.26倍,登记备案企业61家,是一季度总量的5.55倍。

专项行动临近尾声,整治活动的开展,使分水制笔基本形成尊重他人专利权、自主创新、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绝无收兵之时,本次专项行动结束后,如何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极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长效化、常态化又是我县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县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结合桐庐知识产权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建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桐庐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