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民心相通”,统筹做好涉外疫情防控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18.04.2020  18:42


一、防控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我省需要加强“三个统筹

随着海外疫情呈现爆发态势,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努力答好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和国际联防联控两道“附加题”。涉外疫情防控关乎我国的大国担当,也关系到“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浙江对外经贸发展需要“一带一路”的国际友好环境,因此,要立足“民心相通”,统筹境外与境内两条防控线,统筹疫情防控与国际舆情引导,统筹输入性病例防控与“一带一路”项目推广。

1.决胜疫情防控,需要统筹境外与境内两条防控线。受境外疫情快速蔓延影响,部分侨商侨眷和外籍留学经商人员可能加快返浙步伐。需要强化三个抓手,从源头上布局输入性病例防控。 一是 以“一带一路”节点网络和侨团商会网络为抓手,加紧开辟海外侨胞防疫线,形成联防联控态势,针对重点地区、重点群体,加强居家防疫宣传和防疫物质援助,做好返乡摸排,掌握侨胞返浙动态。 二是 以侨联、高校、企业与社区四大主体为抓手,压实外籍人员管理责任,全面摸排外籍人员动态,全面纳入返浙信息预申报和境内日常防疫管理,规劝重点疫区人员延迟返浙。 三是 以浙江数字治理为抓手,加快构建海外版“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网,实现境内境外数据无缝对接,统筹境外境内两条防控线。

2.立足“民心相通”,需要统筹疫情防控与国际舆情引导。“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浙江经济疫后复原更是需要一个友好的经贸合作环境。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需要提高精度、严格力度、体现温度,推进“心灵相通”。 一是 优化入境人员防疫服务品质。安排专车、专人“点对点”接送,全程做好健康管理和服务保障,重点做好防疫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坚持“一视同仁、优质服务”,配备翻译人员、加强依法防疫、保障餐饮服务、注意外事礼仪、尊重宗教和风俗习惯。 二是 加强浙江防疫事迹的海外宣传,逆转“厌华、反华、排华”舆论势头。通过海外宣传片、新闻短片、记录片和网络短视频等形式,多宣传外籍人员在浙的防疫体验,全方位展现浙江典型与中国优势,推进境内境外的“心灵相通”。

3.谋划经济复原,需要统筹输入性病例防控与“一带一路”项目推广。用浙江行动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用“开放、包容”的国际防疫合作增强浙江国际软实力。 一是 大力推进与国际友好省份和友好城市的防疫合作,强化科技防疫、联防联控、物质援助等方面合作,加强城市防疫经验的学术研讨与智库交流。 二是 加大对海外园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政策扶持。支持“一带一路”海外投资项目和浙商“走出去”重点企业同等享受浙江疫期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三是 鼓励我省境外服务站、国际合作园、境外经贸合作区等“一带一路”平台机构和海外浙商积极参与东道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展现浙江的责任形象。

二、以“民心相通”为指引,全方位优化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

1.调整优化涉外防疫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增强涉外防疫力量配备,做到防疫、民心两不失。要充分注意外籍人员的文化背景、法制意识、宗教观念差异,以及对我省防疫措施的理解偏差,调整部分不相适应的“硬核”操作,精细化做好针对入境人员的高品质防疫服务。 1 强化防疫工作的多语种服务,全面更新入境预申报、出入境服务、防疫接待和疫情宣传资料和网络界面。 2 招募多语种涉外防疫服务队,可在我省高校医护专业和外语专业中招募教师和学生,重点配备阿拉伯语等小语种人才,夯实基层、社区的涉外防疫队伍。 3 加强涉外防疫的法律和跨文化培训,聘请省内专业人员制作在线视频课,编制入境人员防疫工作手册。 4 健全重点入境人员的联系员制度和信息衔接制度,专人提供疫情防护服务包,方便入境人员的生活和工作。 5 着眼“民心相通”,做好防疫政策解释工作,推介宣传浙江防疫亮点,提升入境人员对防疫工作的认同感和防疫服务的获得感,使之成为“民心相通”的桥梁。

2.发挥“精密智控、整体智治”的数字治理优势,精准识别分类管控,促进入境人员“有序流动”。复工复产后,正常国际商贸人员往来需要得到保障,关键在于“精准识别、精密智控”。 1 加快针对海外疫情防控的“一图一码一指数”研发应用,精准识别海外疫区与重点防疫人员,形成境外境内协同、跨部门数据共享、流动轨迹清晰的境外疫情防控版精密智控网。 2 重点在青田、文成等侨乡打好精密防疫阻击战,发挥侨团商会和侨胞家属的关键作用,迅速扩大华侨“精密防控健康系统”和“归国信息预申报制度”的覆盖面,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同时,协同侨胞网络和侨乡社区共同做好隔离防护的温馨服务。 3 特殊时期,可在各区(县)安排定点酒店接待无疫区史无症状无固定居所的入境人员,提供医学防控、在线办公、商务会谈、行程协助等全方位便捷服务,畅通商务往来,减少防控风险。 4 做好外籍留学生防疫工作,鼓励在更长时间内为外籍留学生提供在线课程教学,延缓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严控疫区留学生返境,后续根据海外疫情发展实现错峰入境。 5 推进“社区智治”,做好在浙固定居住外籍人员的防疫隔离和生活服务,“专人服务、智控管理”,展现浙江数字治理的新形象和新温度。

3.境外防疫与复产复原两手抓,以“民心相通”为载体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构筑境外境内联防联控的统一战线,为“一路一带”重点项目营造行稳致远的软环境。 1 整合境外办事机构、“一带一路”园区平台、侨团商会和骨干企业的力量,构筑海外“精密智控”网络,宣传推广华侨“精密防控健康系统”和“归国信息预申报制度”,形成“就地防护、回归有序”的联防联控态势。 2 以“一带一路”园区平台为媒介,加大对东道国的医学防疫支持、数字防疫技术的经验输出和科学防疫合作力度,做好针对东道国雇员和当地社区团体的防疫知识宣传,加强紧缺防疫物资援助。 3 鼓励海外投资浙企积极参与东道国疫情防控公益慈善活动,树立责任浙商的社会形象。对境外防疫捐赠可按境内捐赠免税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抵扣。 4 保障“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人员有序出入境流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重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与东道国地方政府的合作,推进重点项目有序运转。重点做好医学防护支持和资金融通保障,缓解境内外疫情对重点项目的影响。

4.加强浙江防疫经验的国际宣传,彰显“浙江治理”优势,做好国际“引资引智”,获取更宽广的国际友好空间。如果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不仅可以逆转“因疫反华”的舆论势头,还可以进一步化危为机,强化与“一路一带”国家的“民心互通”,成为招商引资、浙企“走出去”和引智引才的助力。 1 重点加强对侨商侨属、来浙商旅人员、外籍留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宣传引导。这类人员对浙江防疫工作有直观感受,对“浙江治理”有切身感受,是国家形象口碑营销的良好受众和“民心相通”的传播桥梁。 2 强化多个语种的国际新闻媒介传播,集中展示浙江“开放、包容”的国际氛围和“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治理形象,精准引导形成有利于浙江长远发展的国际舆情,夯实“民间相通”的群众基础。 3 加强疫情期间和疫后复原期间的国际引才推介和投资项目推介,向国际商界展示复工复产的浙江效率,稳定国际投资良好发展势头。

5.优化疫情期间针对侨商侨属与外籍人员的政务服务。强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境外辐射,提升外籍人员对浙江治理改革的获得感。 1 优化出入境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涉外“最多跑一次”“零见面审批”等数字政务工作,提供境外人员办证“双向速递”、签证代办、网络预约、加急办证等应急服务。 2 加强返浙复工外籍人员的政务保障。压缩签证办理时间,明晰复工前防疫隔离要求,鼓励社区、单位协同提供好防疫帮扶和返工准备。 3 建立多语种的外籍人员防疫热线,帮助做好信息申报、健康码申领和医学防护,为疫期外籍人员提供便利咨询服务。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吴宝[省之江青年学者] 吴俊华 池仁勇 金陈飞 李鸽翎 王祺 郭元源[省之江青年学者]等;本文为省哲社重大项目[20YSXK02ZD]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ZDA08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