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的艺术会说话

26.01.2015  10:13

  82位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在杭推出“自在之境”展

  自在之境艺术展——时髦的概念。所谓自在之境,就是以生命的本能去发现,让内心获得释放,让感官获得解放。

  1月24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展出的“自在之境”艺术邀请展,就是这样的一个展览。这个由国内82位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共同呈现的展览,是由近年来活跃于艺坛的“自在的涂境”艺术团队倡议发起的,展出的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综合材料、雕塑等艺术形式,是一个包容、开放、没有组委会的义工式展览。有评论人士认为,这是“消除艺术边界的自发的自在,是江南文化崛起的大自在的景观”。

  自在的涂境艺术团队成员、参展艺术家杜宝印在为观众导览时说,自在艺术是脱离了概念与僵化,是鲜活的艺术,所谓绘画原则也是如此。曾几何时,一些人为了博眼球而故弄玄虚,一些人在大师的后面爬行,难以摆脱模仿。以我们之所知,阻碍了我们之所见,直觉被冻结。

  展厅里,观众们从蔡枫《梅雨季节》、曹一柯《石上流泉》、陈光龙《山外山》、陈子胄《三彩江南之五》、杜宝印《童年记忆》、方晓峰《光与影的交响》等作品中体验到,所谓的自在之境,就是自我内心的解放,用心去触摸事物,以生命的本能去发现,这就是心的释放与感官的解放。创造性就是来自于艺术家对自然的感受,以及感受那种暗示的能力,这种暗示对艺术家来讲非常重要,它是灵感的源泉。

  “抹掉思维的痕迹,与内心的节奏互通,把自我的本性淋漓地表现出来,才会培养出一种属于自己的个性直觉。”参展画家王卫东说,自在之境的艺术,是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梳理与发现,规避他人,真诚地面对自我的感知,才是自在艺术的长远作为。

  美丽的风景不说话,在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里,自在乃得意忘象、物我两忘,身心放松的境界。境乃绘者随心之形、随意之形,以自由身心之状写心之直觉,此时之直觉乃不为而为直觉,其结果是无为而至。这群艺术家们携奔放、自由、率真之心,不受利欲羁绊,不为物所惑,不为象所累。他们以气行笔、以笔写形写意,通过发现,去寻找一种独特的语言并呈现在大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