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市场监管局十项举措助力特色小镇发展

22.10.2015  11:46

      特色小镇,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余杭梦想小镇、艺尚小镇被列入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为大力支持余杭一批特色小镇发展,积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平台,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职能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特色小镇发展定制了十项服务举措,积极加强对口服务,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助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建立市场监管事务服务室和会商协调机制。在特色小镇设立市场监管事务服务室,指定专门的联络员,提供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企业登记、品牌培育、标准计量、检验检测服务、消费投诉处理等业务受理、咨询和指导,对接会计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点菜单式服务;建立市场监管局和特色小镇之间的会商协调机制,第一时间研究解决小镇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推行全程式电子化登记模式。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提供涵盖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等功能的一条龙在线服务,以新的服务模式推动特色小镇发展。
  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对入驻企业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由市场监管部门统一收件,与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等部门协作,由市场监管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使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面覆盖特色小镇。
  放宽新兴市场主体名称、经营范围核定条件。根据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积极探索登记新兴行业主体。只要企业名称没有不良影响、不影响他人权益,允许企业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符合国际惯例、行业标准特色和创新性用语。鼓励互联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允许企业申请含“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财富管理”、“云科技”、“云智造”、“空间科技”等字样的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入驻企业申请取冠省名的,注册资本(金)从1000万元降低至500万元(法律 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支持发展商务秘书企业。为了降低入驻企业的创业成本,针对特色小镇内创业群体的需求,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商务秘书企业,为电子商务、软件研发、创意设计、文案策划等企业提供住所托管、企业登记代理、会计事务代理、法律事务代理等服务。受托管的企业以商务秘书企业的地址作为其住所,用商务秘书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代替住所使用证明办理工商登记。商务秘书企业应当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公示其托管的企业名称、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远程审批服务。在特色小镇申办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行“就地受理、网络审核、就地发照”,进一步方便企业办事。并经区政府统一授权,由镇(街道)层级及以上特色小镇管理机构出具合法的住所证明。
  简化互联网金融企业注册登记手续。特色小镇管理机构取得余杭区政府对特色小镇互联网金融企业审核的一次性授权后,市场监管部门凭特色小镇对具体企业的确认书,直接予以登记发照,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实行集群化住所登记。入驻企业可以利用特色小镇管理机构提供的集中办公场所作为住所,凭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层级及以上特色小镇管理机构出具的住所证明办理工商登记。允许“一室多照”住所登记,对股权投资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文化创意、软件设计、动漫游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只要符合多个主要办事机构共同日常办公的合理需要,同一办公场所可以作为2个以上企业的住所。
  指导建立消费纠纷处理机制。针对入驻企业O2O新型商业模式的特点,积极指导其建立消费投诉的自我协调解决机制,鼓励引导经营者首问和先行赔付,实现消费纠纷的快速处理。
  持续丰富服务内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根据特色小镇推进发展需要,在优化企业注册登记服务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时跟进做好企业年报、信息公示、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注册申请和品牌培育指导等为企服务工作,做好注册商标与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格式合同条款规范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指导服务工作,加大对侵犯入驻企业的注册商标、企业名称、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支持企业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努力构建特色小镇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