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清盐商》正在热播 浙江盐商当年都聚在杭州菜市桥

15.01.2015  08:02

位于钱塘江边的盐场:仁和场(浙江古籍出版社《两浙盐法制》)

张嘉译扮演扬州盐业总商(《大清盐商》剧照)

真的很正很好看

今天要说的是在央视八套热播的电视剧《大清盐商》,该片正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掀起点播狂潮,豆瓣评分8.8,口碑与去年的“年度好剧”《北平无战事》齐名。

先给这部剧的幕后点个赞。

总策划盛和煜,代表作品是电视剧《汉武帝》,艺术总监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张黎,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镖门》的导演韩晓军执导,南柯编剧,张嘉译、俞飞鸿、莫小棋、倪大红等主演。以清乾隆年间扬州盐业总商江春布的故事为蓝本,描述了乾隆时期扬州盐商四大家族的生死荣辱,故事结合史料和民间传奇,颇具传奇性。

这显然是个正剧,不拖沓,有深度,演员表演也很到位。《大清盐商》故事发生地的扬州离杭州很近,而清代同一时期,虽然不如扬州盐商如此声名显赫,浙江盐商其实也是个不小的群体。

看钱江潮的盐官

真的和盐有关

清代在全国设立了11个盐区。浙盐主要在浙江销售,两淮(淮南淮北)盐则可以行销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是全国最大的盐区。同样靠海,浙江多丘陵,两淮多平原,芦苇柴草茂盛,老百姓用芦柴煮盐,产量高。因为清代不准跨地区卖盐,所以就算离江西那么近,浙江人也不能吃两淮盐。明清时期,扬州占据地利和政策优势,出了不少闻名全国的大盐商。浙江因为行销地区小,就没出什么这方面的大人物。

但追溯到秦汉时期,特别是汉朝,浙盐是很有名的。

唐代盐铁使刘晏为解决财政困难,置10监(管理盐场生产和食盐的收购)4场(产区),属于杭州的有临平监和杭州场。北宋初,杭州曾设有临平监,管理盐政。元明两代的两浙都转运盐使司都设于杭州,作为两浙(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以北简称浙西,宋代有两浙路,地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地区盐业的管理机构。当时,杭州钱塘江流域盐业经济比较发达。明万历时,仅杭州府仁和、许村场的盐税数额就占全国岁额的10%。

杭州人都知道,看钱塘江大潮,最佳的观赏点是海宁盐官。“盐官”这个地名就是和盐有关——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会稽郡海盐县置盐官(司盐之官),由此命名。再往前,秦时在会稽郡设置海盐县,因该地“海滨广斥,盐田相望”。

浙江的盐商里,一说出来大家就知道的,是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他在溪口镇开了一家玉泰盐铺,但他也只是小盐商。杭州中山路上有一座清末民初的洋楼,就是明国时期北洋政府盐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旧址。

雍正王朝》里的李卫

当过两浙盐政使

明代小说 《三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六回,写过当时的杭州人如何把挖来的江沙泡煮成盐——“东首一带,自钱塘江,直通大海。沙滩之上,灶户各有分地,煎沙成盐,卖与盐商,分行各地。朝廷因在杭州菜市桥设立批验盐引所,称掣放行,故此盐商都聚在杭城。

但煮盐的工人生活是很艰难的。元代在盐场生产的人户称为盐户和灶户。盐户有专门的户籍,与民户分开,由各盐运司管理。每家盐户都属于一定的盐场,不能随意移动。灶户独立编册,即灶册。编入灶册的灶户,没有人身自由。朝廷不仅掌握灶户的全部生产资料,也拥有对灶户的人身支配权,灶户成了朝廷的工奴。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江波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