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花灯暖暖羊年

27.02.2015  12:14

    临近元宵节,连日的阴雨冲淡了不少节日的氛围。但是,当你走进七堡的金牛民间彩灯工艺社里,你会看见大小形态各不相同的五彩花灯摆放满屋,烘托出浓浓的“年味”。社长张军和他的伙计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制作彩灯,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做准备。

    “张师傅,这组灯有几个亮不了,你过来看下,是要从哪里打开。”正在为彩灯安装做最后调试的电工师傅扯着嗓子喊道,张军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就跑了过去。“虽然现在我是老板、总设计师,按道理来说只要画好图让下面的伙计做就行了,但我就是太操心,事无巨细还是一手包办。”张军说,做灯37年,这已经是习惯了,改不了。

    今年已经66岁的张军属牛,文革前的大名叫张金牛,改了名现在还是很多人叫他金牛,听起来更像是他的外号。他壮实有力的手指拗出细腻的彩灯骨架,手中不管多粗多硬的钢筋铁丝,都变得服服帖帖,要什么模样就什么模样。

    张军是知青老三届,到过黑龙江,干过木工活,但是与灯结缘还是1979年回到杭州以后。“当时我邻居知道我木工做得很好,又有绘画功底,就叫我帮他单位做一盏简单的花灯。”张军说,当时他还从来没做过花灯,用木条搭好了框架,再用自己画好的画糊在外面,也像模像样。他自己也没想到,他帮邻居做的这盏灯在灯会的时候被评上了二等奖,这件事被单位领导知道后,正好赶上杭州市举办首届“西湖灯会”,各单位抽调能工巧匠参加会战,张军被派往湖滨六公园制作《蟠龙戏珠》的大灯彩。虽然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挑战,但张军爽快接受并独当一面地干了起来,在这盏高3米,长8米的灯彩制作过程中,从设计打样、扎架绷糊、光源配置到表面装饰……从此,他的艺术才华初露锋芒。后来,在市里组织的灯彩工艺培训班中,他虚心求学,还拜杭州著名的彩灯老艺人陈福升先生为师,进步很快。从首届“西湖灯会”至今,张军几乎年年参加、年年得奖。

    由于今年杭城取消了各城区的大型广场灯会,由社区、小区各自筹办小型的元宵灯会及其他活动,张军接的花灯活也少了一些。“我一直做这个是因为喜欢,当然有回报也很重要,毕竟现在灯越做越大,投入也大,否则靠我一个月4000多的退休工资肯定是不够的。”张军说话很坦率,当年跟他一起做灯的伙伴都改行了,杭州要找出第二个像他这样子手艺的还没有,他说:“杭州什么时候有人做得比我好了,我就自然不做了,如果一直没有人超越我,那我一定要做到最后。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昊星        编辑:实习生 吴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