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技术的都市农夫更想把稻米卖出三倍价格

06.02.2016  13:31

这台春耕机曾是刘松小时候的“玩具”,城里孩子玩小汽车,他玩的就是春耕机。

    很多人进城打工,是觉得在老家种地没前途。这次我们跟踪的候鸟刘松,却是“都市农夫”。

    2012年,27岁的刘松从安徽老家来杭州闯荡,虽说是进了城,他仍旧撸起袖管下地干活。

    刘松的妈妈,是个爱面子的人,儿子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她一直不愿和乡亲们提起儿子进城种地的事。她无法理解,全家种了一辈子地,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儿子读大学,到头来为什么还是要去种地。

    2016年春节将至,钱报记者跟着刘松回了他的老家。清晨从杭州出发,驱车4小时,来到位于安徽芜湖南陵县家发镇的花园村,一个有1000多人的村庄。

     家人专门杀了只土鸡

    欢迎家族唯一的男娃回家

    我们陪刘松回家时,村里的积雪还没融化,一条泥泞不堪的小路,通向田野之中刘家的老宅。眼看家到了,车子却打滑,陷进泥潭无法前行。刘松下了车,娴熟地跑到田边草垛,扯下几把稻草,麻利地塞到轮胎下。车子油门再一打,顺利摆脱泥泞,直奔刘家老宅而去。

    他家是一栋毛坯二层小楼,上世纪90年代翻建的,现在常住的是刘松年迈卧床的爷爷和照顾老人的小叔。刘松爷爷有三个儿子,但刘松是老人唯一的孙儿,被全家寄予了厚望的宝贝。小叔养了一年的土鸡,一直不舍得吃,刘松才回家小叔就宰了一只,炖上香喷喷的鸡汤,烧了锅自家种的大米,女儿早就喊饿了,也不许吃,得等刘松来才动筷。

    吃饭时,刘松捧起饭碗告诉我:“在外工作,最想的就是家里这口大米,自己种的,从来不打药。在城里,我也坚持用生态的方式种地,很受市场欢迎,收入每年都在涨。就算是种地,我也买了车,我妈妈才不反对我种地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施雯/文 孙潇娜/摄        编辑: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