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到底要不要手术?

20.04.2016  12:22

全国权威甲状腺癌专家共同制定诊治共识

30-35岁女性为甲状腺癌高发人群

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超声检查

近年来,部分地区甲状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体检仪器的精密度提高及人们对甲状腺疾病越来越重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且80%以上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

像这样的微小癌到底要不要开刀?业内争议越来越大,不同地区的医疗单位和医生对甲状腺结节及可疑的微小癌的处理上存在差异。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教授说,目前,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已经共同制定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的专家共识,上周在南京召开发布会,预计将在5月开始正式刊出。

全国权威专家制定诊治共识

这次出台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共识》,是专家组结合国内外诊治指南、进展及自己多年临床诊疗经验,达成了诊疗共识:

1.尽管诊断仪器精密度提高是甲状腺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确实在逐年递增;

2.超声检查是早期排查甲状腺微小癌的最可靠诊断方法。CT、磁共振检查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但不推荐PET-CT用于早期排查;

3.微小癌≠低微癌,部分甲状腺微小癌中是预后不好的;

4.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手段;

5.手术后,是否需要进行碘131治疗,需要根据恶性程度而定,而且碘131治疗只对30%左右的甲状腺癌患者有效。低危的甲状腺微小癌不建议进行碘131治疗。

30—35岁女性是甲状腺癌高发人群

“女性甲状腺疾病高发年龄段在30至35岁,这个时候正是女性雌激素水平最高的时候,而且女性使用的一些化妆品、保健品等可能含有雌激素。当然,目前国际上认为,雌激素与甲状腺癌有相关性,但相关性比较小。

葛明华教授说,“关于甲状腺癌,业内讨论最多的相关致病因素是与放射线影响和碘的问题。其中,放射线影响的致病因素是明确的。放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而甲状腺细胞对射线尤其敏感,而且甲状腺的位置很特殊。当然放射线主要影响15岁以下青少年,而且年龄越小,所产生的影响越大。

目前,碘对甲状腺的影响并没有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甲状腺是碘的靶向器官,碘的摄入量过高或过少,可能会导致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

少部分甲状腺微小癌预后不良,部分可演变为高度恶性的甲状腺低分化癌、甚至演变成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所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是有必要的。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王屹峰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