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盒里的气泡膜 为什么捏完很爽?心理学教授给出答案

27.01.2019  18:01

都市快报  记者 金弘彬 综合报道

气泡膜大概是最常见的快递盒填充物。我们都知道它是拿来给物品减压用的,但烦躁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捏一捏,好像压力如空气一样被赶跑。气泡膜是在美国发明的,甚至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一,是“气泡膜感谢日”。1月23日,美国《史密森尼》杂志发布一篇报道,讲述了气泡膜的发明过程。

研发壁纸 意外发明气泡膜

当5岁的霍华德·菲尔丁拿到父亲的发明,他无法抑制心中的冲动:就像所有人都爱做的,捏爆那张薄膜上的气泡。

我很想说我是第一个捏爆气泡膜的人,但我知道那不是真的。为了质量检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可能早就这么做过了。”霍华德咯咯笑出了声,“捏爆它们真的很爽。那些气泡以前要大得多,捏爆的时候声音可响了。

霍华德现年64岁。这位退休记者如今成为了采访对象。他的父亲阿尔弗雷德·菲尔丁(以下简称老菲尔丁),是气泡膜的发明者之一。

老菲尔丁是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毕业后在新泽西州霍索恩市经营一家机器商店。1957年,他碰上了从瑞士来的化学家马克·查维纳斯。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创业。

查维纳斯创意满满,老菲尔丁负责技术。他们起初的想法是,研发一种有3D浮雕花纹的新型壁纸。两人合作研发了机器,决定了用什么材料,最后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类似塑料浴帘的模板,被塞进热封机后,出来一张满是气泡的薄膜。这就是气泡膜的雏形。

失败产品?

不,它有400多种用途

新型壁纸研发彻头彻尾地失败了。但即使是失败产品,查维纳斯和老菲尔丁也认为有一定价值。

两人先是为压花机器和材料注册专利,然后他们为气泡膜想出了400多种用法——大部分的用法很牵强,但有一种用法被采用了。两人宣传,气泡膜可作为温室保温绝缘材料。他们还真的跑去温室实地测试,但气泡膜的保温效果可想而知,计划又像研发新型壁纸一样泡汤了。

1960年,查维纳斯和老菲尔丁成立希悦尔(Sealed Air)公司。他们的好运似乎随之而来。

当时,IBM刚刚开发出1401型电脑。这款产品大获成功,订单量大增。IBM需要在长途运输中,保护这种精密仪器不受损坏。

气泡膜就是IBM需要的东西。”希悦尔产品维护部负责人查德·斯蒂文斯说,“利用气泡膜包裹后,他们可以向海外运输电脑,商品在运输途中不受损伤。这为气泡膜打开了市场。

不久,很多公司都开始跟风使用气泡膜。包装公司迅速开始应用这项新技术。此前,要保护一件货品不受损,最好的办法是把报纸卷成一团,塞在货品周围。以前的报纸印刷技术不太发达,货品在运输过程中,总会沾到报纸上的墨水。工人在搬运途中,手上也会留下墨水印。最重要的是,卷成一团的报纸,没起到太大作用。一不小心,商品还是会有所损伤。对这些公司来说,气泡膜简直是“上天送来的礼物”。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弘彬 综合报道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