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天的,有人赶来扛走一床8斤重的厚棉被

02.08.2015  00:02

8斤重的纯手工棉花被 摄影 朱丹阳

棉花嗲嗲”潘文彪 图片由其子潘肃剑提供

河坊街113号的“潘永泰号” 摄影 朱丹阳

  河坊街上那个“棉花嗲嗲”走了

  1961年夏天,一封从杭州发往江西柘林、父亲病危告急的家书,改变了一个叫潘文彪的水力发电工程所办公室文员一生的命运。这个急忙跳上火车赶回浙江的杭州小伙,毕业于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外表清秀、文质彬彬的他,原本打算左手握笔、右手算盘,在发电所这个铁饭碗岗位上待一辈子。然而,病榻上的父亲留下一句遗愿:“我和你爷爷都弹了一辈子棉花,以后这家店就交给你了,无论如何都要开下去”。那年7月27日,潘文彪含着眼泪回江西办理离职手续。在当时,个人主动离职是很稀罕的事,整个单位都惊动了。从人事处拿到敲着红印的离职证明后,潘文彪小心翼翼地叠拢藏好。

  一藏就是一辈子,今年7月6日,位于杭州河坊街113号的“潘永泰”弹棉花店第三代掌门去世,他就是潘文彪,享年80岁,那张离职证明依然完好地保管在床头。为了父亲临终前的一句承诺,潘文彪这一守,真的守了整整半个世纪。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他站在弹床前,54年就这样过去了。

  老杭州人家里都有一床“潘永泰”棉花被 他守了弹床半个多世纪

  上点年纪的老杭州人,都熟悉“潘永泰号”,甚至有人说每个老杭州人家里都有过一床来自“潘永泰”的棉花被,有人小时候在上面尿过床,有人长大了带着它出嫁。潘老去世的消息,让很多老杭州人唏嘘不已,“杭州最后一家弹棉花店的老人走了”。

  潘家棉花店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潘文彪的爷爷开始走街串巷弹棉花。1919年,潘文彪的父亲潘统印也随之在江苏宜兴、浙江湖州等地奔走谋生,后来终于落脚杭州,1946年创立“潘永泰号”,寓意“永葆伟业济沧海,泰和温馨送人间”。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坊街上有过7家规模较大的棉花店,而杭州城经“棉花同业公会”登记的就有200多家。这些店铺经历风雨,逐渐衰落、消失,“潘永泰”是杭州硕果仅存的一家老字号棉花店。2010年,全国重新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有800家,潘永泰不仅是唯一一家个体户,也是全国最“年轻”的中华老字号。2008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到清河坊逛过街的年轻人,也一定对这家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的小小弹棉花店有印象。经过方回春堂,再走两步,就会看到一家与整条街格格不入的老式旧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常年在那里,用木槌敲击弓弦,棉絮翻飞,“嘭嘭嘭”的弹弓声好像让你穿越回童年。这个场景对很多姑娘小伙来说都有些新奇,尤其是外国游客,他们常常要求和正在弹棉花的潘文彪合影,他也不生气,每回都乐呵呵地配合。

  “我老爸就这点乐趣,弹弹棉花,看到别人给他拍照,就能乐一整天。从懂事开始,除了春节休息几天,就没见我爸离开过棉花店。他也没别的爱好,就是歇下来读读报纸看看新闻,看到好的段落和句子,全都摘录下来,偶尔还写点小文章。”潘文彪的儿子潘肃剑和我们坐在由棉花店铺临时改成的灵堂前回忆父亲。

  整间店铺只有15个平方米,逼仄得最多只能塞下一张弹床。为了腾出祭拜的地方,那张弹床靠墙竖了起来,花圈、供台和潘文彪的遗像紧挨着床,就好像他终于躺在这张自己弹了一辈子的棉花弹床上。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五六份他爱读的报纸,有杭州本地的都市报,也有《参考消息》之类的报纸。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潘卓盈        编辑: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