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日子没有因为尿毒症而痛苦不堪

02.11.2015  09:58

     浙大一院实现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1000例

    当人体的肾功能衰竭而出现尿毒症症状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来帮助或替代。与血透需要每周定期到医院治疗不同的是,腹透可以让患者自由地在家中、办公室或者度假时自己进行治疗。这就意味着,无论尿毒症患者是在家还是在工作,无论是上学、旅游还是其他活动,都能在轻松的治疗过程中享受生命。

    上周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举办了腹透1000例庆典,活动当天,不少患者都来到了现场,分享他们的腹透故事。

     腹透4年多日子仍红红火火

    2010年底,43岁的汪大姐新房子盖了一半,浑身无力,吃不下任何东西,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必须要依靠透析或移植来维持生命。

    一想到要终身服药透析,还要支付昂贵的医药费,汪大姐多次萌生了轻生的念头。然而,在浙大一院肾病中心治疗期间,原本绝望的汪大姐对尿毒症有了新的认识。

    “那时候医生护士告诉我,现在医学发达了,尿毒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有一种治疗叫腹膜透析,在家里就能完成,还可以参加一些轻松的工作。”汪大姐告诉记者,这笔医疗费用大部分能报销,她心里的恐惧和担忧一下子没有了,“这些年,我每个月需要自己支付的医药费只要600多块钱,透析液都是药厂直接快递到家里的,不仅费用不高,还省去了麻烦。

    学会居家腹透后,汪大姐出院回家了。休息了3个月,汪女士发现自己除了每天要换液3次,其他和正常人并没有区别,便再也闲不住了。

    终于机会来了。老乡把村子里农贸市场的一间店面以很便宜的价格租给了她,汪大姐不仅能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衣服,还可以做自己擅长的缝纫手艺。小店一下子让汪女士找回了以前的自己,小店的生意也不错,有时候一个人还忙不过来。

     腹透五年技术生存率达80%

    像汪大姐一样通过腹透恢复正常生活的患者还有很多,因为浙大一院肾病中心医护人员的全力治疗,他们或坚持爬山,或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

    “我们的每一位门诊护士都要负责管理150-180个腹透患者,他们为每一位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在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进行腹透治疗的同时,还要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以确保患者的规范操作,做好日常的自我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种腹透并发症的发生。”腹透中心护士长殷晓红说。

    浙大一院肾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介绍,浙大一院腹透中心近5年年均新插管腹透人数达234例,近10年每年的腹膜透析随访病人数有了显著提高,截至2015年9月随访病人数达到1015人;近10年腹膜透析的技术生存率有了很大改善,一年技术生存率达95%,五年技术生存率达80%,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逐年下降,达到78.5个病人月,病人掉队率显著低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省截至2015年9月存活的在做腹透病人达6577人,新病人存活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透析质量和平均腹膜炎发生率都得到了很大改善。”陈江华教授说。

    浙大一院腹透中心主管医师张晓辉告诉记者,大约65%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既可以选择腹透治疗,又可以选择血透治疗。当有合适的肾源出现时,通过成功配型后接受肾移植手术,能够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夏燕燕        编辑:见习编辑 汤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