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外籍教师队伍 给杭州教育国际化插上“翅膀”

10.05.2016  16:06

  如果回到10年、15年前,人们对外教的理解更多停留在外语层面上。

  现如今,杭城很多中小学都有外教的身影。他们和本土教师一样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所教的学科涵盖英语、数学、科学、体育、经济、计算机……他们的职能不仅是教好外语,还带来了异国文化和教育理念,为学生成长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G20峰会临近,杭州正以“立足杭州,放眼世界;服务城市,服务公众;开放教育,创新教育;差异发展,特色发展”为原则,积极推进师生海外交流、海外人才引进、中外合作办学、涉外教育服务、汉语国际推广、国际学术交流等,以教育开放促教育改革,以教育国际化促教育现代化,全面加快推进杭州教育国际化。

  杭州非常注重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并出资支持各校有所作为。今天,我们选取几所代表性学校,看看他们在外教资源引进上的不同做法。

   源清中学

  多维度设置外教课程

  设立多维度的外教课程,整合选修课、必修课和社团拓展性课程,让外教资源使用效率更高。

  按数量算,源清中学是目前除了设有国际部(班)的杭州高中里,外教人数排名“前三”的学校。浙江高中全面推行选课走班后,学校一直在思考:怎样用好国际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培养学生“信息、创新和商业”三大核心素养。

  尽管起步不早,但源清步子迈得很大。学校抓住创建省一级特色学校的机遇,引进优质外教资源,在推进课改中使学校课程结构更多元化,课程设置更丰富。现在,学校有舞蹈、计算机、外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美术(平面设计和手工插画)、经济学通识类等共5名外教。他们在带来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时,很好地弥补了国内教师团队在视野和专业能力上的不足。

  学校还根据外教的能力和特点,有机整合必修课、选修课及社团拓展课。比如,有中国血统的马来西亚外教俞晓娴,中英文都很好,她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人工智能专家,学校在安排她教高一高二学生信息技术课的同时,也指导机器人社团;舞蹈、美术外教,在全校范围内招募相关特长生,成立社团;计算机外教,协助学校开发内部管理系统App。

   崇文实验学校

  开设“新班级教育”国际化课程

  特色外教的融入,让中方老师更关注思维和教学方式,更好地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历时三年,崇文实验学校构筑了双语教学的“新班级教育”国际化课程。

  崇文聘请了四名外教:教美术的白伟、教体育的Noor、教英语的Kelvin和教音乐的Sander。外教通过课程让学生感受英语,还融入国际理解内容,让学生接触不同国家的文化,感受人文底蕴,培养国际交往能力。

  为了实现教学时间整合,四名外教集中在低段,每班由一位外教和两位中教协同教学。每班平均每周有8节课由外教教授,每节35分钟。教学上,学校创造性地将文学、艺术、社会、体育和语言等学科进行整合,学生能感知音乐的灵动、体育的快乐、美术的趣味,在地道的英语环境中耳濡目染。

  课堂上,学生是绝对主体,外教是引导者,学生天马行空地自我创作,充分体现自我原生态的创造力和个性。与传统的中教包班课堂比,特色外教的融入让学生多了一份国际理解,在学习中打开思路,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