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位肠癌患者算了算自己的药费清单 每月药费将从31040元直降至5439元

12.10.2018  12:45

癌症高发,抗癌药动辄数万一个疗程,面对昂贵的治疗费用,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庭只能无奈放弃生的机会。今年夏天,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热议,正是因为它戳中了这一国人心中的痛点。

抗癌药能不能便宜一点,给予癌症患者一线生机?前天,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经组织专家按程序与部分抗癌药品进行谈判,将阿扎胞苷等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这17种抗癌药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

这一利好政策能为癌症患者减负多少?癌症患者何时才能真正享受到这一利好?昨天,记者采访了相关的癌症专家。

17种抗癌药“半价”进医保

为了让癌症患者用得起抗癌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国家一直在发力。

今年5月1日起,我国进口的抗癌药实现零关税。6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启动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经过长达3个多月的谈判,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公布谈判结果,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本次纳入药品目录的17个药品中包括12个实体肿瘤药和5个血液肿瘤药,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17种降价的抗癌药品中,有10种药品均为2017年之后上市的品种。

与平均零售价相比,这17个谈判药品最高降幅71%,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为例,这个药品2017年的平均价格为4200元左右,谈判后降至1295元。“应该说,我们是给了全球最低的一个价格。”默克中国肿瘤事业部高级总监袁泽之说。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这次机构改革为此次谈判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医保制度的整合,使国家医疗保障局有了更大的战略购买力,进而在谈判中有更强的话语权,能够更好地实现“以量换价”的目的。

天价”抗癌药让很多患者放弃生存机会

癌症,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语。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在我国,每天约有1万人诊断癌症,平均每分钟约有7人确诊患癌。一人患病,全家临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故事并不罕见。杭州市肿瘤医院腹部肿瘤科主任王凯峰说,在杭州,一位癌症患者平均的治疗花费大概在20万-30万元,如果要用上昂贵的抗癌药,那更是一个无底洞了。

今年32岁的赖先生和家人正在经历这样的痛苦。去年,他被诊断患有结直肠癌,患病以来,治疗已经陆陆续续花去了十多万。上个月,他从医生那里了解到了一款日本产的抗癌药,对抑制癌细胞有一定效果,只是这个药国内尚未上市,只能托人从香港代购。

这个药吃五天停两天,一盒的量刚好一周,代购的价格差不多11000元,一个月差不多要45000元,再加上其他治疗,我们现在每个月至少要花8万元。”看着病床上的儿子,赖先生的妈妈抹着眼泪说,希望这个药也能尽快在国内上市,早点进医保。

还有更多的家庭负担不起昂贵的抗癌药,只能无奈放弃治疗。王凯峰说,“一颗药,一克金”是社会大众对抗癌药的普遍印象。这是因为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临床使用大约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其间还要经过不断改良、动物毒性试验、临床观察等,投入资金往往在数十亿美元,故而很多药物的首创研发多为外国大型跨国制药企业。这些跨国药企研发的新药会申请专利保护,专利期过期后才允许他国仿制。

即便过了专利期,抗癌药的价格或许有调整,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依然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很多癌症患者只能通过代购或者选择仿制药,其实无论哪个都不便宜。”王凯峰说,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名录,能够让很多患者有机会用到最好的药物治疗,从而延缓生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