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后莫忘保护责任

07.07.2015  12:38

  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喜悦之余,必须承认,申遗成功只是对遗产进行升格保护的起点。申遗并不是一场突击性考试,不能在申遗过程中恪守严苛标准对项目进行保护,在申遗成功后,便认为考试通过、万事大吉、一劳永逸,躺在申遗的“考试成绩”上睡大觉。此外,也要避免因准备不足、意识不强而导致的对遗产的过度开发利用,甚至造成破坏。比如,敦煌莫高窟申遗成功后游客数量猛增,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等问题,加快了珍贵壁画的受损和剥落。上世纪末湖南武陵源风景区申遗成功后,短短几年间景区内冒出宾馆、饭店等违规建筑30余万平方米,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后,景区拆除这些违规建筑的花费竟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之所以设立《世界遗产名录》,就是要加大对一些罕见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每一个缔约国应尽的责任。世界遗产所在的国家,更是应该承担起对遗产“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的责任。申遗成功不仅意味着荣誉,更意味着责任。我们应该始终处于赶考的状态中,用更严格的标准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建立起长效保护机制,把申遗成功前的努力劲头保持下去,让世界遗产的状态越来越好,这也是我们申遗的初衷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