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要吃好 健康过大年 警惕生食海鲜果蔬引发食源性疾病

04.02.2016  08:57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团聚,自然少不了丰盛的海鲜大餐。海鲜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吃货们的最爱,但生食海鲜、果蔬,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昨天,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春节提醒:春节期间要关注饮食健康,安全处理海鲜果蔬尤为重要。

孕妇等人群不能吃生海鲜

杭州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黄利明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食品安全五要素,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注意存放(不安全温度5-60 ℃ )、材料安全。黄利明建议,为了保证新春佳节市民和家人可以安全享受美食,市民在购买和处理鱼类、贝类、果蔬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选择冷冻海鲜。黄利明说,冷冻海鲜如果在运输中融化过,在较高的温度中放太久,就会不新鲜。如果包装是开放的,边缘撕裂或者压碎,不要购买。包装里有霜或冰晶的迹象,可能意味着鱼已经存储很长时间或解冻过,也不要购买。

第二,避免交叉污染。准备处理新鲜的海鲜或解冻海鲜时,要防止细菌从生鲜污染到即食食品。洗手要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后再处理任何生食。砧板、餐具、用具等要用清洁液和热水处理。为了增加保护,厨房相关用具可以使用消毒液消毒。

第三,果蔬应保持完好,外观正常、新鲜、无异味。生食果蔬之前,要用清洁卫生的水将其外表清洗干净,尤其注意果蒂等不容易清洗部分。在切开果蔬之前,要先将手、处理熟食的案板、刀具和器具清洗干净。不要和处理生肉、禽、蛋、鱼虾等食物的案板、刀具和器具混用。果蔬尽量现吃现切,切开的果蔬不宜在室温下久存。

虽然杭州市春节期间气温较低,新鲜食物也不宜在室温下久存,应当尽快将未吃完的新鲜果蔬,用清洁卫生的保鲜盒或保鲜膜包裹,储存于冰箱冷藏室。”黄利明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冰箱只能减缓细菌繁殖,储存时间同样不宜过长,塞得太满也会降低冷藏效果。

杭州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一些特殊群体感染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更大,包括孕妇、年幼的孩子、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及胃酸减少的人,这部分人群也不能吃生的或未熟透的鱼或贝类。

做好10点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呢?要注意以下10点。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严 敏 黄利明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