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点线面”结合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

28.04.2016  19:34

  今年以来,瑞安市文广新局以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为基石,以提升文化综合软实力为目标,找准文化发展基本点,延续传统文化生命线,铺开文化惠民服务网,紧紧依靠“十三五”规划总路线,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找准文化发展基本点,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喜文化参展文博会,人气奖项双丰收。在2016年温州国际时尚创意文博会上,瑞安喜文化主题馆荣获优秀展示奖等6项大奖。喜文化馆以汉字“”为展示空间的整体造型,展厅由“”“”“”三大板块组成,以喜庆时间轴为表现脉络,展示主题由“木活字的当代演绎”“蓝夹缬的时尚展演”等五个类目组成,让观众以模块互动,体验当代喜庆文化及当下喜庆产业转化的成果。

  兴建文化创意园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完善文化硬件设施,今年该局积极着手文创园区创建工作。近日,瑞安首家“创意+会展”文创园破土动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项目建筑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规划总投资达1亿元左右。此外,高楼茶叶文化博览园已开工建设,南戏特色小镇、公园路文化创意街前期规划工作已陆续开展。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奥光动漫集团文创科研团队从最初两人发展到现在的20余人,从为简单的出口加工贸易进行描图、画图,到目前具备开发自有品牌,产品畅销海内外的强大研发团队。此外,瑞安市冠旭电影城积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灵活的运营体系,2016年新增五项文创项目:3D魔幻艺术展、海洋生物展、艺术演出、广场创意礼品卖场、川海创意吉他馆。

   二、延续传统文化生命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追忆缅怀清代大儒,修缮利用文保单位。今年1月,李强省长作出批示,要求修缮维护孙衣言、孙锵鸣墓地。该局组织力量对墓地现状进行调查,追加60万专项经费,按照清朝规制尽量做到“修旧如旧”。3月29日,该工程已完成招投标,由开景古建筑公司进场施工。4月4日,在世界瑞安人大会召开期间,孙衣言四世孙、中科院院士孙义燧一行到墓地祭拜祖先。此外,该局积极做好孙诒让故居——“玉海楼”的接待讲解工作,今年,玉海楼参观人次已达2万余人。

  获省古籍修复站资质,承办古籍修复培训班。今年,瑞安市博物馆获得浙江省第二批省级古籍修复站资质,成为温州首家省级古籍修复站。该馆重视抓好古籍保护基础工作,已将玉海楼藏书全部移至博物馆新馆库房进行保护,并完成馆藏3.1万余册古籍信息著录和一审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古籍修复力量,目前已拥有具备古籍简单修复、基础维护能力的修复人员4人,并对230多册古籍进行维护止损。4月11日,该馆还承办了省级古籍基础维护培训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发展“工匠精神”。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截至目前,瑞安市有“木活字印刷术”1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藤牌舞”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陈十四信俗”等1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拥有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13人,温州市级46人。

   三、铺开文化惠民服务网,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创新发展图书事业,推进书香瑞安工程。近日,该局推出公共图书馆电子地图,涵盖了全市现有的21个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市民通过电子地图能准确找到服务网点位置、服务时间等信息,就近体验阅读服务。此外,该局积极筹划建设的“掌上图书馆”入选了瑞安市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截止目前,该局已创建11个镇街分馆,设立90多个图书馆流通站,建成259个农家书屋,创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通“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形成“十五分钟阅读圈”。

  深入开展“2131”工程,强化广电惠民体系建设。打造“周末剧场”新品牌,在老城区人民剧院和新城区电影城各建立双中心“周末剧场”,做好农村应急广播的管理维护,做好春节期间农村数字电影送下乡活动,继续组织实施浙江省农村电影“2131”工程,今年共完成送电影下乡8680场,观众人数达21.7万人。

  优化审批窗口服务,打造便民直通车。今年以来,瑞安市文广新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便民利民为核心,通过“开门纳谏广征良言、构建1+3服务体系、拉长审批服务链条”三项举措,精心打造审批服务“便民直通车”,赢得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已获得9面企业赠送的锦旗,群众满意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