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说话艺术

13.05.2016  09:39

内容提要: 教育重在方法,说话重在艺术。同样的内容采用艺术的说法会让学生更易接受,取得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此之前必须先摸清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征,才能因人而异采用相对的说话方式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或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心理特征,说话艺术,新颖多样化,尊重平等。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倡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谈话教育,是班主任教育中最常规性的教育方式,是与学生沟通感情、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的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通过谈话教育,学生能充分感知到老师的浓浓师爱以及闪光的人格魅力,并受到感召和激励。谈话教育多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或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但现实中说而不服现象却比比皆是。学生对老师的苦口婆心无动于衷,甚至直接反抗,成为许多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大难题。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其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从学生角度看:当今社会是孩子至上时代,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造就了一批批任性傲慢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受不得批评,老师言辞稍微严厉一点就立刻产生逆反对抗心理,甚至对老师进行“报复”。再加上他们理解能力有限,缺乏一定的责任心,所以很难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另一方面,从老师角度看,有四方面原因:1、有些老师总是以权威面目出现,学生一有错误,就得理不饶人进行体无完肤的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2、有些老师说话形式过于机械、呆板,缺乏新颖,往往采用同一种方式,同一种语言反复开导,这样再有道理的话也会让人听了生厌;3、有些老师在教育中带有明显的硬性命令和压力。这样自尊心强的学生根本不愿听从别人的支配和干预,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抵制心理;4、有些老师在教育中选择的时机和场合不当,在大庭广众或人来人往的办公室里对自信心强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就很难令他信服接受。

  纵观以上问题,作为一名智慧的班主任教师,应该在自身教育实践基础上不断地调整更新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方法,与时俱进,采取灵活生动的谈话方式由常规方法上升到艺术范畴,不拘一格开展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灵活地使用教育形式或方法,变呆板为新颖、变单调为丰富。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知音的东西也会成为最不适意的东西;无新意的重复,乏味的套话、废话,即使再有道理也会让人厌倦”。因此,我们不妨采用靠语言来“”,靠行动、表情来“”。不仅可以用口头语言来说,而且可用书面语言来说;不仅可以正式地坐下来说,而且可以非正式地边做边说;可以到操场一角,花园一椅幽静之所谈。面对学生不能总是板着一张脸,彰显为师威严,适时的微笑,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亲切关心。看到上课捣乱的学生,可以用眼神示意他停止;碰到正在哭泣的学生,可以先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这样,新颖多样的教育形式就会收到特殊的效果。

  (二)赏识教育,讲究技巧,开启谈话通道。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做老师的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体育很好,那么我们就可以先肯定他的长处,对他说:“如果肯在教室里也洒些汗水,相信你的成绩也会上去”。这样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激起他们的勇气,树立起信心。譬如,在我们班有位学生对语文向来不感兴趣,有一次他居然回答出了一道全班同学都不会做的题目,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赞扬他:“XX同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原来你是真人不露相啊!这回看你还敢说身上没有语文细胞。”之后,语文课上就常常留下了他的如珠妙语。美国的心理学家贝蒙大力倡导用肯定的评语、积极的鼓励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他在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之后指出:“如果经常使用否定的评语,从反面说话,会逐渐使学生否定自己,产生消极自我意识”。所以,老师的表扬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肯定的。

  (三)艺术地提出教育中的要求,变“命令”为建议,学会委婉说话。

  马丁•布伯认为: “我——你”关系是人类应有的真正的基本关系,真正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你”关系的一种表现。教育中,老师不应该成为权威的命令者,而应该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从朋友的角度给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有时候老师不适当的直言,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所以老师还要学会委婉说话。譬如,我们班有一位学生上课吃东西,并发出声音。这时,全班同学的几十双眼睛都注视着我,怎么办?我强压下心中的盛怒,反而心平气和地说:“有些同学在享用精神食粮的同时,也不忘物质食粮的补充,本来就该两手抓嘛,可你不认为一边学,一边吃对消化不利吗?”那学生听了红着脸,非常愧疚地看了我一眼,默默地低下了头。这样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往往会比直接说出来容易使学生接受。

  (四)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诚以待,和他进行朋友般的谈话。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炽热的感情,才能在心灵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这种谈话特适合于那些特讲哥们义气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小学是班里的小霸王,经常打架、旷课、偷东西、不做作业,在家里不听父母的话,父母拿他没办法。但这个学生很讲义气,起初我想拿学校的管理制度来吓住他,谁知他不理不睬、无所谓,倒是让我下不了台。为此我改变策略:找他谈心,跟他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以朋友的身份与他相处,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他,经过多次反复的谈心,他改变了不少陋习。纪律、学习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观。学生也是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只要我们与他们平等对待,以朋友的身份与之谈心,一定会使他们深受感动,从而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当然,这需要我们班主任有渊博的心理学知识和足够的耐心。

  总之,学生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内心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新的时代和教育对象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只有真正读懂学生心理这部书,才能努力探索出能使学生健康成长的说话技巧。

   作者单位: 永康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让我们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与学生心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