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鹰:杭州的话剧口味,不妨多一点深沉

21.10.2015  08:29

王晓鹰

    《萨勒姆的女巫》不是王晓鹰第一出带来杭州的话剧。去年的国话演出季,他带来的《哥本哈根》,也惊艳了杭州的话剧观众。

    但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王晓鹰很直接地表示,“舞台上的演出质量,还需要提高。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哥本哈根》去年在杭州演出过,您对杭州这个城市的话剧氛围印象如何?

    王晓鹰(以下简称王):这座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文化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大,观众的鉴赏水平也在提高。

    在国际上,一个城市的舞台演出质量,也是衡量她文明水准的标志之一。假如以此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么,杭州和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还有一定距离。

    比如,观众基数还需要扩大,欣赏的剧种可能还比较单一,观众更多地喜欢看娱乐性比较强的戏,比如搞笑的话剧,或者名导明星的剧。

    娱乐戏剧当然是需要的,但是话剧能给观众提供的东西还有很多,有些丰富和深刻的东西也是大家需要的。

    我们可以给观众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更完整地体现话剧的魅力。观众随着看戏经验的增长,眼界和鉴赏力会逐渐提高,然后就能有比较和选择。

    记:有些观众去年看了《哥本哈根》和《死无葬身之地》以后,觉得比较难理解舞台剧的语言。

    王:所以这个群体需要培养,这就是一个阅读习惯和口味问题。

    《哥本哈根》在北京演了10多年,每年演,很多观众重复看。也有很多人就是不爱看舞台剧,习惯了影视的表达方式,或者只看搞笑的话剧,这都是没问题的,市场可以多样性。而多样又意味着,你可以接受的风格不妨多一点。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