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无违建县”创建发力 助推海岛城市全面升级

25.11.2015  10:02

  中新浙江网11月24日电(记者 赵晔娇 通讯员 李缃珠)劣五类水质断面水系违建专项整治考核居台州市首位;龙溪镇“一户一档”普查试点圆满完成,成为台州市标本;拆后土地利用率72.1%,居台州市首位;“三改一拆”信访率0.68%,为台州市最低;出台《玉环县违法建筑处置意见》政策,是台州范围内首例……

  工作难度大,却有着最耀眼的成绩;信息普查面广量多,却有着最精确的数据;很容易得罪人,却有着最和谐的信访关系。在“无违建”创建这场不折不扣的硬战中,玉环县通过政策出台、科技引领、风险评估等方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被动到主动的跨越,创下数据、民意、发展等方面的“玉环现象”。

  互联网+思维引领 让信息数据触手可及

  今年年初,玉环县龙溪镇被指定为台州全市“一户一档”基础信息普查试点单位,为了做到既快捷准时又准确无误,该县最大限度运用科技手段,成功研发“一户一档”基础信息普查管理软件,从信息采集、自检回导到分类处置,普查用时仅8天,误差率几近为零。

  玉环县“三改一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李良峰对该软件再熟悉不过。他一边登录软件一边介绍说,龙溪镇共有农户5788户,总人口18704人,房屋建筑面积218.58万平方米,每户人家的房屋信息均有明确显示,包括房屋面积、是否违建、如何处置等,甚至还有清晰的卫星图像,真正达到了“户籍信息、土地确权、房产登记、影像全景、地理坐标和分类处置”的六统一。

  数据实、底子清是“无违建县”创建的基础。要将成千上万的信息量毫无遗漏地掌控到位,且能迅速精确地查找,对其他地方来说着实是件难事。而在玉环,“互联网+”思维让这件难事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小事,工作模式不断创新,高科技脉络成型见效。

  除一户一档信息普查软件外,玉环县还以1:500地形图为基础、动用无人机航拍、GPS定位等方式,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巡查网,真正做到了“让违法建筑无处遁形”。今年以来,通过此类手段发现的顶风违建37起,均在第一时间被遏制在萌芽状态,有力坚守了新增违法建筑的零底线。

  在探索新模式的路上,玉环从不止步。最近,该县正在试行一种考核新模式——“台账无纸化”,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全县12个乡镇的考核台账从纸张搬到了平板电脑里,由原始的打印装订变成PDF文件转化和链接,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

  玉环县“三改一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剑毅认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平台,能够整合多部门、多领域之间的信息资源,用数据化的方式构建一体化的管理网络,从而推动“无违建”创建步入高效、智能、可持续的轨道。

  强度与稳定两手抓 将“和谐拆违”进行到底

  玉城街道三角下河下陡门段沿岸有违建3000多平方米,涉及15家个体经营户与8家私企。今年6月,玉环县“三改一拆”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违建业主不仅没有借口拖延,还积极自拆,高度配合。从前期排摸到整体拆违全部结束,仅用了13天。

  业主自拆是玉环县“和谐拆违”的一个缩影。若问台州哪里的拆违力度最大、群众配合度最高?答案肯定是玉环。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76.6万平方米,其中党员干部带头拆有79起,“三改一拆”信访案件仅有8件,占台州市该类信访案件总数的0.68%。在这背后,三条底线和四步机制是致胜法宝。

  不因拆违造成群众无房可住,不因拆违导致群众生活无着落,不因拆违酿成恶性事件。在深入推进创无过程中,这三条是玉环县紧紧遵守的底线,更是“拆违不拆民心”的真实写照。今年来,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减少矛盾纠纷,保护群众合法利益,玉环县主动谋划,建立“四步走”新型防控机制,思想工作,周密安排,风险评估,强力拆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尤其是遇到大型区块拆违时,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上半年,玉环县启动玉环中学周边违建大型拆违行动。由于玉环中学周边区域涉及到后蛟、环东、环礁3个村,遍布“低、小、散”企业作坊84家,违法建筑面积达23.5万平方米,性质复杂,矛盾较多,存在一定社会稳定风险。为此,玉环三改一拆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公安、玉城街道等相关部门,现场走访实地调研,对其进行综合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选取安全度最高的实施方案,最终达到零上访、零冲突,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当前,和谐拆违已成为玉环创无工作的主流。常奔波在拆违一线的县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许加余说,通过“住夜式”入户访谈、“网格式”上门宣讲和“恳谈式”交流沟通等人性化方式,看似无情的拆违行动在群众眼里多了几分人情味。

  重“三民”固“四基”助推海岛城市全面升级

  说起坎门东沙渔村,玉环人总是神采飞扬。作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东沙渔村成为玉环的文化品牌之一。那里有着保存完好的古宅,面朝大海,依山而建,造型恍如布达拉宫。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渔村能够穿越历史再次熠熠发光,“三改一拆”行动功不可没。

  借着“三改一拆”的东风,自去年年底开始,坎门街道深入推进古建筑、古村道的保护修缮及历史风貌冲突建筑的改造工程,在东沙社区里掀起“一户多宅”和违法建筑集中整治活动,拆除极少数,保护绝大多数,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不是所有的违建都要拆,更多的是改造、保护和利用。一些违建属石屋构造,具有历史价值,予以保护、加以重修,但有些违建属临时泥木混搭的,又脏又乱,不符合古村落的整体建筑结构,必须拆除。”玉环县坎门街道查违办负责人牟林憩说。

  城市,需要新陈代谢。发展,需要全面升级。创无不是简单的拆违,更是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为此,玉环县在今年加快“拆后利用”的步伐,把拆后土地的规划、开发、建设、利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6月至10月,全县12个乡镇(街道、开发区)都完成了拆后利用规划编制,并上报拆后利用项目57个953.75亩,目前已经完成53项937.22亩,拆后利用率达72.1%,位列台州全市第一。

  一直以来,玉环县都以“民心、民生、民意”为指向,以“民生、文化、经济、生态”四大基础为抓手,紧紧抓牢“拆改、拆创、拆转”三个结合,努力实现“即拆、即清、即整、即建、即美”五个目标,涌现出不少精品特色区块和精品特色点。

  民生方面,玉城街道60号地块将成为玉环县最大规模的高品质宜居小区。坎门街道双龙村落实“立改套”项目,实际受益村民达600多人。文化方面,玉城街道榴岛大道良种场建起影视书城,楚门镇环城东路小渭渚岛上建起楚州文化城,现已完成文化馆主体、内部装饰及游步道、艺术雕塑等景观工程。

  经济方面,城区41号地块已引进大润发连锁超市,能解决就业人员近1000人。清港镇下湫村建起农贸综合市场。生态方面。清港镇同善塘河建起滨水景观带、迎宾公园,水质提升,美景重现。芦浦镇道头村牛头山脚下启动玉环湖道头区域沿湖景观带工程,已于今年8月动工,将于明年1月底竣工。

  当前,“无违建县”创建决战在即,玉环县提速冲刺正在进行时,美丽乡村、五水共治、三县三城联创等工作载体也被撬动出多重活力,这场轰轰烈烈的创无行动正在无形中孕育着海岛城市的特色竞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