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专家来我省对凹耳蛙作专题调研

26.04.2016  17:29

  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沈钧贤、徐智敏来我省对凹耳蛙作专题调研。

  两位生物物理学家在蛙类声通讯领域久负盛誉,曾两次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揭示凹耳蛙超声通迅的“秘密”,这一重大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开创性意义,其研究成果“凹耳蛙声通讯行为与听觉基础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凹耳蛙(Rana tormotus Wu,1977)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在湍流附近栖息的蛙类,因其独特的超声通讯功能而备受关注。同时它也是中国大陆分布范围十分狭窄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是第一个被证实能发出20khz以上超声信号的非哺乳类脊椎动物。目前仅见于浙江建德、桐庐、安吉、余姚、衢江,及安徽黄山等地,数量稀少。此次沈钧贤、徐智敏两位生物物理学家在我省野生动物外业调查人员的陪同下对我省已知的凹耳蛙分布点进行了采样研究。

  调查采样研究后,两位专家与我省专业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两位专家以凹耳蛙独特的鸣声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凹耳蛙特有的超声通讯能力,重点阐述了浙江分布的凹耳蛙与安徽南部山区分布的凹耳蛙的差异性和潜在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两位专家从生物物理学的角度对我省第二次野生动物调查,特别是蛙类资源的调查提出专业性的建议:一是运用专业录音设备,收录全省蛙类的声音,建立全省蛙类或者其他动物声音资源库;二是野外蛙类调查可以通过播放雌性或者雄性蛙类叫声,以叫声手段来吸引记录蛙的个体数量,这一技术也可以运用到其他野生动物调查个体上。与会人员表示,听了两位专家的讲解深受启发,为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专业课,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打开了思路。(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