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停止录制让童心有处安放

26.02.2016  12:16

  转载自刘义杰新浪博客,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d51d80102w3br.html

2月25日,网络上曝出消息因受广电总局严控亲子类节目的影响,湖南卫视原定7月周六22:00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已准备取消制作,而此前节目的广告招商已达15亿。除此之外,原定3月周日22:00播出的新节目《妈妈是超人》也改为网络播出,目前网络播出平台暂未确定。为此新浪娱乐从湖南卫视内部工作人员处获悉今年《爸爸去哪儿》已经确定不再录制。(2月25日光明网)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红极一时的《爸爸去哪儿》停止录制,作为亲子类节目的标志性栏目,也就有着更深刻的涵义,在一定层面上来说,红火了几年亲子类节目势必要降温了,降温的同时,也更应该引起父母们的教育反思。

在不久的几年前,明星们总是很在意自己的婚姻生活,婚姻状况甚至都作为机密进行掩盖。突然间,不知道为什么明星们把自己的隐私生活,尤其是婚姻还有孩子作为炒作的对象。怀了孩子,要炒作一把;生孩子也炒作一把;孩子大了,更是将孩子当做了“商用”,参加各类的走穴。

亲子类节目的走红,带来了极大的问题。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在孩子年幼时,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的成长是有着一定规律的,所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过早的让孩子接触一些成人的东西,带来的只会是童心的扭曲。

明星二代们很受伤还好说,毕竟人数较少。但问题是,在这股过度消费童星、炒作童星、包装童星的影响下,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受到严重的冲击。一些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童星比;有些父母更是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类“童星培训班”,试图让自己孩子也能够“一夜成名”;更有甚者甘愿花费数十万元,只为孩子在一些节目中露露脸。浮躁的追星之下,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童年完全耗费在各类歌赛、舞赛、模特赛上,穿梭在各种考级考证的考场里。

冰心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从生下来,就有自己的闪光点,就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父母要做的是,发掘孩子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优点,引导他们成长,陪伴他们成长。如今在各类亲子节目的诱导下,一些父母根本就陷入了盲从,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走明星之路,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拔苗助长,去追逐明星梦。完全无视自己孩子的潜质。

亲子类节目用名和利诱惑了太多的人,让孩子们也陷入浮躁。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会去这样做的。事实也显示,没有哪个欧美国家的父母在带着孩子如此疯狂走穴。从这个角度来说,叫停亲子类节目是必要的,在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儿童保护原则下,一切利益都得让步。只有如此,孩子们才能安静成长,拥有自己独特的童年,保存住天真烂漫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