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怎能走得那么快,你还来不及看我的录取通知书啊

12.08.2015  13:50

    我会变得足够强大,成为妈妈的依靠

    杭州萧山河庄街道新创村,19岁的蔡春梦和妈妈一起,刚刚从附近的工厂里打完工回来。毕业了,要上大学了,暑期里,好多同学邀约小春一起去毕业旅行,都被她委婉地拒绝了,她选择留在家里,去妈妈打工的内衣厂帮忙。妈妈说,小春手脚特别麻利,半天做的活能抵得上她一天做的了。

    “旅行要花好多钱,家里的情况,我没办法去。”虽然不能出去玩,但是小春说起这事来,也没什么不开心,整个人看起来开朗又懂事。

    早熟的孩子,总是有不得不长大的理由。小春的家庭是被一次意外击碎的。

    就在小春上初二的时候,父亲被查出肝硬化,短短4年,病情迅速恶化,肝腹水发展为肝癌。住院、检查、用药,家里债台高筑。

    “爸爸妈妈怕苦了我,总是咬牙扛下一切,不让我过多地担心生活,专心于学习。身边好多同学抱怨学习太苦太累时,我却不以为然,坐在明亮的教室,享受丰盛的三餐,看看书动动笔就能获得先哲的智慧,有什么可抱怨?”懂事的小春这样描述自己的中学时光。

    妈妈眼里的小春,是个从小就特别懂得照顾家的孩子,8岁会自己煮饭、烧水;妈妈干的活有很多是可以带回家做的,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只要有空闲,小春就常常陪着妈妈一起干活,一起聊聊天。

    小春知道她是爸爸放在心里的骄傲。“爸爸有段时间病情稳定了,每周末我从学校回家,他都会骑着小电驴来车站接我,一路上坐在爸爸的身后,和他聊聊学校里的事,那时候感觉特别幸福,现在我都会常常想起。

    爸爸的离开对小春来说是那么措手不及。

    “明明住院前一天,爸爸还骑车送我去车站,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爸爸走后的那段时间里,每天晚上小春都是含着眼泪入睡。

    “就像是生活少了主心骨,我很想大哭一场,但是家里的每个大人都让我坚强,让我别哭。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觉得我应该在这个时候成为妈妈的依靠。

    小春爸爸去世时说话已经含糊不清了,弥留之际牵挂着两件事:希望小春能考上浙大,希望家里的房子能造起来。

    “以前一家人住一间平房,只有一个房间,铺了两张床,爸爸一直都想盖间新房子,爸爸说以后要给我一间单独的书房。”小春记得,爸爸病情稳定那会儿,还去村里批了手续,自己设计了户型。只是房子还没开建,爸爸就倒下了。

    为了实现爸爸的心愿,小春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高三了,也是成年了,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给予的好,也要学会付出。或许我还不能工作赚钱,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妈妈脱离困境。但是我可以好好学习,不辜负妈妈在我身上花的每一分钱。”今年高考,小春考出了689分的高分,仅以1分之差,与梦想的浙江大学失之交臂。最终,小春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录取。她说,上大学后会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

    “虽然没能考上浙大,可我努力了,爸爸还是会为我骄傲的吧。我还想告诉爸爸,现在家里的房子因为有伯伯的帮忙,已经慢慢在建了,虽然借了很多钱。爸爸,我会很勇敢,我会变得足够强大成为妈妈的依靠。”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王丽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