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鸿”虽烈 人心却暖

12.07.2015  09:46

追风48小时,我们在一起 

建德市钦堂乡庄丰村村干部、供电所工作人员一起在台风中处理横在电线上的大树。

桐庐县富春江镇镇村干部、党员奋力抢险,清运倒塌猪栏的泥土瓦片。

萧山集结20名防汛储备物资应急抢险突击队员积极抢险。

竹杆巷社区社工正动员山子巷一户居民离开老房子安全转移。

在过去的24小时,杭州,乃至整个浙江,都笼罩在17级超强台风“灿鸿”将至未至的不安中。

谁都不能完全说清楚,这场罕见台风会给这座初夏之后生机勃勃的城市,带来何种程度的痛感——防台,仍然是防患于未然。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10日在全省防御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视频会议结束后强调,坚持“不死人、少伤人”的目标,全面行动起来。

灾情就是命令。于这个风雨交加的周末,杭州所有党员干部都不准放假、不能休息,走村入户、送粮递水,在抗台一线和时间赛跑,同风雨争勇,与百姓同在。

昨日16时40分左右,在太平洋上盘旋多日的超强台风终于在舟山朱家尖登陆,随后再次入海离我们远去,昨夜的杭州,仍然不眠,从防汛防旱指挥部到各个乡镇村庄,仍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国坚守——“灿鸿”虽烈,人心却暖。

A

科学防台,和时间赛跑

市委书记龚正说,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该转移的要坚决转移。

在台风登陆之前,把人“”到安全地方,是第一要务。以余杭区南苑街道为例,辖区有很多在建工地,就意味着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光他们街道就转移了8000多人,”余杭区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街道乡镇还给他们准备了饼干和矿泉水,保证到家不会饿肚子,还能睡觉。

在拱墅区小河街道,四川绵竹的杨淋领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睡在了长征中学的避灾点,这位“小候鸟”第一次遇到了这么大的台风天——不过,在和500多名叔叔阿姨走出远洋工地的工棚后,她就觉得不害怕了。

在留下街道的浙江理工大学安置点,全国优秀电影放映员杨志平还给3000多名兄弟姐妹搬去了放映机,从前天下午3点开始,就给大伙儿放电影——体育馆外是风雨大作,体育馆内大伙儿却是有说有笑。

不过,要把人“”出家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建德下涯镇丰和村书记张美芳每年台风来临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些“怪事”,就是有人不愿意走,理由听着还挺充分,“这里山区,台风影响不到,有什么好怕的。

碰到这些人,张美芳便喊上他们亲戚一起做工作,一定要把他们“”走,“苦口婆心,白天晚上都上门,说到口干舌燥,也要做通思想工作,把他们转移出来。

而在下城武林街道凤麟社区的韩友坤大伯家,社区书记沈洁跑了三趟,才把这位“倔大伯”请到了女儿家,“别人是三顾茅庐,我也算是三顾危房了,就差架着他走了。

同样在大江东,昨天上午8点,200多位来自四川、安徽的建筑工人前天转移后,又跑回了工地,就是不肯再走了,而在前天晚上,附近的风力已经达到了8级,“没大风也没大雨,为啥要转移我们?”“让你们住旅馆,还有热水,有什么不好?工棚漏水也不好睡吧,万一被台风吹走了呢?

此次离台风登陆地最远的县城淳安,也早已未雨绸缪。昨天,大概有15000名游客被“闭门谢客”,151艘游船也早早安静地停在千岛湖码头。千岛湖景区综合管理处主任彭革东说,“团队的前两天就打过招呼了,但对散客,我们就耐心劝说,建议他们到周边的绿道等地方去走走看看,他们来一趟千岛湖也不容易,不一定要坐船,在岸上看看看风景也是好的。

一位位劝,一家家“”,一趟趟跑,有位基层的干部昨天发了条朋友圈,“让他们走,老百姓可能要骂我们,但出了事,老百姓一定会骂我们更凶,还不如被骂在前,大家都图个安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