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发现珍稀濒危两栖类——安吉小鲵新的分布点

11.03.2016  11:22

图1安吉小鲵成体

图2 新发现点生境--高山沼泽(安吉小鲵典型生境)

图3 位于高山沼泽内的安吉小鲵繁殖水坑及一对卵带。

图4非典型生境下繁殖水坑内的安吉小鲵卵带

  近日,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赴临安开展全国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在临安市境内山区发现珍稀濒危两栖物种--安吉小鲵(Hynobius amfiensis)新的分布点。

  调查队员在新分布点区域共找到两处繁殖水坑,一处位于高山沼泽区,海拔1240米,密布苔草、苔藓,腐殖质层深厚,发现1对安吉小鲵卵带,未见成体,生境属安吉小鲵分布的典型生境;另一处是林间空地的小块洼地,非沼泽区,海拔1340米,繁殖水坑附近缺乏地表及地下水源补给,因此不属于安吉小鲵分布的典型生境,但此水坑小鲵成体数量多,卵带密度大,可以用拥挤来形容。两处繁殖坑相距不足700米,海拔相差100米。

  安吉小鲵隶属小鲵科小鲵属,为我国特有种,属世界性濒危物种,该种目前已知的分布点分别位于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吉龙王山)、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我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接壤的安徽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本次发现成为安吉小鲵的第4个分布点。

  安吉小鲵1990年在浙江省安吉县龙王山首次发现,1992年被正式命名。据最新统计现有成体数量约为300尾左右,因为该物种数量稀少,分布范围十分狭窄,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十大极度濒危两栖动物,同时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等级。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物种。此次安吉小鲵新分布点的发现,特别是位于非典型生境下繁殖水坑的情况,对该物种的生态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该物种的保护和繁育研究。

  鉴于该物种的极度濒危现状,有关部门呼吁加强新分布点所在区域栖息生境的保护。接下来调查组将对新分布点安吉小鲵的繁殖生态进行更为详细的野外调查,为该物种的生态学研究提供更为详实的基础性资料。此次新分布点的发现,还得益于野生动物爱好者积极提供线索,他们的贡献也功不可没。(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