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炉峰古道

17.11.2015  12:45

      在绍兴城南香炉峰背面,有个叫做“石屋禅院”的地方,历史上不少名人诸如勾践、徐渭、张岱等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所在的炉峰古道,隐藏在一片荒草之中,一路漫步却能发现不少文化故事。
  踩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转过几个弯后,荒草横斜处忽现一角飞檐,这个立在山口的古雅亭子,还颇有几分兰亭的风韵,据说当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城南、鉴湖、上灶三个乡政府共同出资,在这里大兴土木,想开发搞旅游事业。为此,还专门树立一块“绍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屋禅院造型”石碑。这个亭子就是当年搞旅游开发时留下的管理用房,还卖过门票,进行过专人管理,只是后来由于开发搁浅,人去房空。
  前行不多时,一座古朴的寺庙建筑紧贴山崖而建,当日庙门紧闭,铁锁高挂。透过门栅往里张望,只见山壁上凿有三尊佛像,神态安详,端坐莲座,形若讲经。上方还刻有铭文,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的是药师如来、释迦慈父、无量寿佛,而佛像两侧还有“不必远求,知此即灵”的一副对联。
  看过三尊佛像后,仅隔数米远的山崖上,又出现了两龛观音立像。此观音立像为摩崖石刻,均有约1.6米高,净足而立,慈眉善目,体型丰满,神态静娴,观音的手上还执有佛珠和莲瓣如意仗,很有明净流丽、典雅圣洁之感。20年前,绍兴小燕子艺术中心负责人、哈苏摄影大师董建成曾造访于此,意外发现这两尊观音的立像,与世界名画《蒙娜丽莎》颇有几分神似,两者不仅面孔、嘴唇、笑容、手势、服饰相似度颇高,而且佛像造型同样是看不见左手拇指,显露出一种神秘的微笑。
  据有关部门考证,这些造像大概完成于明代中叶,距今已超过500余年历史,雕凿精细,造型生动,恰似一幅统一的立体长卷,非常具有价值。
  然而,摩崖石刻仅是故事序言,更精彩的还在后头。继续沿石阶前行,行不到一里即出现险象,一块平缓的台地上突兀出两爿巨石,两石对峙如门,搭成一缝,仅容一人通过,称为“飞来石”和“一线天”。尤其是南侧的那块石头,上平下圆,中间腹空,只有一角搁在倾斜的山岩上面,似乎只要山风一吹,即刻摇摇欲坠,将要滚落下山;而北侧的另一块则巉岩前扑,岩下自成石窟,成为一处可天然利用的“石库门”。
  据嘉庆《山阴县志》载,此两峡对出的地方就叫莲花峰,为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有个叫一金的僧人在此倚石为庐,建起寺庙,并称之为“天瓦庵”。徐渭也有撰评价说“因石以覆,则为天瓦”,可见此称呼的传神之处。一金和尚还是个很有理想抱负的僧人,除了在此日夜诵经念佛外,他还开始了大规模的“造像运动”,募得金银财帛,请来能工巧匠,沿着山脚开山凿崖,前后延续数十年。
  等到一金和尚圆寂后,里绅张汝霖将其改建为书院,还邀请当时的一批文人墨客来此吟诗酬唱,徐渭就有《元夕之辰偕友人集九里之天瓦寒泉二庵各赋一篇令予为序》诗一篇,王阳明也撰有《石屋》诗曰:“石屋天然结倒棚,乳珠欲滴玉孤撑。云物不来我解得,为多佛像与人名”,证明确实“到此一游”。而张汝霖的孙子也在一众大腕云集的耳闻目染中博闻强志,伴风苦读,终成为明朝的一大家,他即是被后人公认的晚明著名散文大家张岱。
  后来,石屋书院的名称又经过几番演变,先称表胜庵,内设鸥虎轩、砎阁、冷香亭等景观,后至名僧雪窦主持时,又改称石屋禅院,院内还设有房屋四进及廊址共18间,至清朝康熙元年(1662),石屋禅院达到辉煌,不仅有前、中、后三大殿,而且香火兴盛。1950年后寺废,仅存下遗址。
  炉峰古道,这个连绍兴本地人都很少知道的地方,竟隐藏着如此多的文化遗存。当地人告知,上个世纪80年代相关方面曾有开发的想法,后未能延续,直到近期随着旅游事业的兴旺和有关部门开发游步道的考虑,才在香炉峰西麓的荒烟蔓草间发现了这些遗迹。500年光阴荏苒之后,希望古道不再荒芜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