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出台“黄金12条”支持创业创新

10.07.2015  21:03

       6月23日,杭州市滨江出台了杭州最大力度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地方性政策《关于进一步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这是中关村‘6+4’政策在浙江的首次落地。”滨江科技局局长周皓说,12条意见,被称作堪比中关村创新创业政策的“黄金12条”。希望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

  滨江为什么能在杭州乃至浙江率先而动?它又是如何在“加减乘除”这道数学题中拿高分的呢?

  创新实力

  创新能力全国第四

  在科技部最新排名中,滨江综合排名在国内120多家高新区名列第五,创新能力名列第四。

  32.9万人口的滨江,有8000余家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有25万人,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400余名,万人计划、千人计划专家144人。

  经济新常态下,滨江收获“开门红”,这主要得益于产业布局。1-4月,滨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75.7亿元,同比增长14.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5.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94.1%。

  滨江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目前,国家已批复了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江苏苏南、湖南长株潭等多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作为浙江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一直走在浙江自主创新前沿的滨江跃跃欲试。今年3月下旬,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率队来滨江调研,他表示,滨江已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已具备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基础。

  作为杭州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这里早就已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本营。

  从1990年创建省内第一家科技孵化器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起步,滨江目前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其中国家级4家。

  贝壳社、西湖创客汇等创新型众创空间,更是营造起了良好的“创客生态”。目前,滨江众创空间达到了11家,其中5家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管理。

  创新魄力

  设立众创基金政府简政放权

  为了更大程度推动创业创新氛围,滨江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工商登记“五证一章”联发试点,近日推出的“商事登记改革”还被列入省级试点。

  区长金志鹏说,受惠于此,过去的2014年,滨江新设了5351家企业,全区GDP增长11.5%;财政收入增长20.4%,两项增幅均列杭州第一。

近日,滨江与杭州高新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伯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阶段参股滨江众创基金战略合作协议”,安排专项资金参股滨江众创基金,参股比例达25%。首期资金安排7500万元,重点扶持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杭州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