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西溪湿地的杨家牌楼溪成了“垃圾场” 谁能下力气来管一管?

02.08.2015  00:02

    暗管排出刺鼻的污水,生活废弃物丢满河道

    暗管里流出奶白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溪中。

    岸边堆满各种垃圾。

    杭州有“三西”:西湖、西泠印社和西溪湿地。其中西湖、西溪湿地与水有关,西溪湿地更是被称作“杭州之肾”,她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然而,住在西溪湿地附近杨家牌楼社区的居民却一直忧心忡忡:与湿地连通的杨家牌楼溪近年来饱受污染。最严重时,生活垃圾堵塞河道,生活污水直排溪中,山溪发出阵阵恶臭。

    眼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杨家牌楼溪沿岸的违章建筑确实拆了不少,可是河道污染却不见有人下力气来管。这条溪流贯穿了一万八千人居住的居民区,有不少住在这里的人想知道,有关部门为什么还不抓紧治理?

    日前,记者来到杨家牌楼社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探访 >>> 小溪穿过上万人居住的居民区

    打开地图,杨家牌楼并不难找,它属于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辖区,位于西溪路以南,与西溪湿地相邻。

    网上可以查到的有关杨家牌楼的介绍大抵是这样的:原名为石人坞,是杭州城西旅游景区的组成部分,现作为西溪景观大道旁的主要社区,同时又是通往灵隐景区的主要观光步行区域。

    既然是景区范围内的社区,那么环境应该如同龙井、虎跑等地那样:青山绿水有人家。

    但事实上,当你真的来到杨家牌楼社区,多少会让人失望。

    社区正入口竖着一块牌坊:“杨家牌楼”。进入社区,一条狭长的通道往南部山坳延伸,路宽大约仅容两辆小车并排通过。

    路的两旁,布满了各类中低档的消费场所和小出租房,最多的是小快餐店、熟食铺,还有贩卖鱼虾、蔬菜的小摊,显得异常拥挤。

    在一家卖海鲜的店铺门口,记者看到一名店主将一桶污水抬出后,直接泼到了路面的窨井上。

    而一些小餐馆门口也随处可见被丢弃的厨余垃圾,两名保洁员几分钟工夫就将清理出的垃圾塞满了车厢。

    在杨家牌楼社区的一户人家门口,贴着有关该社区的简介:社区总面积约3.07平方公里,是一个拥有村民400多户、18000余人(含外来人口)的大型社区。

    “路面的垃圾还能清扫干净,可是旁边那条溪流谁来管?”得知记者来意,一位居民忍不住“吐槽”。

    她指的这条溪就是杨家牌楼溪,几乎与社区内仅有的两条南北主干道并行,也就是说,这条溪贯穿了这个上万人所在的居民区。

    这位居民说,每天都有垃圾沿着溪流冲下来,尤其是下暴雨的时候,垃圾甚至能把下游河道堵住。

    暗管排放刺鼻污水,水中随处可见生活垃圾

    按照这位居民的指引,记者从杨家牌楼溪下游沿着岸边一直往上游走去,发现整条溪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

    杨家牌楼溪的溪道不宽,较宽处也就四五米。近段时间,天气干燥,溪水量不大,显得有些干涸,最深处还不到成年人膝盖。

    如果单从溪水来说,在水草较少的地方,水质还算清澈,溪底可以一览无余。

    可在这水底下,记者看到的不是圆润的石块、畅游的鱼虾,而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锅碗瓢盆、旧吹风机、破旧电风扇、洗衣粉包装袋、旧衣物、废纸和烂砖块等,毫不夸张地讲,在垃圾箱里能翻出的东西,这条溪流里几乎都能看得到。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垃圾带”分布还有个规律:溪的岸两边住宅越是密集,垃圾分布越是集中。

    在一个废弃的桥洞下,生活垃圾也差不多堵塞了半边溪道。在这个桥洞边,记者还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暗管,管道被杂草掩盖,直通旁边的一户居民楼。

    凑近一看,管道里流出来奶白色的污水,其中像是混杂了洗涤剂,气味有些刺鼻。

    事实上,记者发现这里类似的暗管还有不少,直径如同拳头大小,里面流出的水缓缓进入溪中。

    走到杨家牌楼溪中段附近,记者看到溪岸边堆放着大量碎砖石和锈迹斑斑的铁架。据附近居民说,这些垃圾大约是今年5月时留下的,当时社区拆除一些沿河建筑,建筑垃圾却没有清理干净,一直堆放到现在。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李攀 文/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