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迈向“人才+”时代

30.07.2015  19:21

   “人才+”两字,区区五笔,却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强盛的动力源。
  转型的湖州,求贤若渴;发展的湖州,海纳百川。点击“南太湖精英计划”的引才图谱,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演绎出了精彩纷呈的一幕幕。
  持续完善引才体系,开启“4.0升级版”。
  2008年,我市率先实施了全省首个海外引才计划——“南太湖精英计划”,大力引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和团队。  2013年,新一轮五年计划启动实施,引才类别和范围进一步拓宽。今年,引才工程再次升级,构建形成海内海外并举、创业创新共引、团队个体并重、长期短期衔接的引才体系。这一“4.0升级版”更加精准地满足了人才的创业创新需求,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持续扩大。
  引才体系、引才战略确立后,关键靠战术执行。我市牢牢把握“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兴产业”这一核心理念,围绕产业链完善人才链,紧扣六大重点发展产业,编制企业引才清单,实施菜单式引才。创新推出人才项目评审重点产业配套项目优先、产业化成熟项目优先、本土企业合作项目优先和风投进入项目优先四大原则,建立常态评审、绩效评估、动态晋级、淘汰退出四大机制,提升了人才项目引进层次水平。组建了“9360”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战略合作联盟,与9大区域、30所高校、  60个专业合作,引进企业紧缺急需配套人才。目前引进的“南太湖精英计划”人才项目中,94.6%集中在重点产业领域,带动引进高层次人才1449名,其中博士652名。
  “人才+资本+民企”模式打通了人才强到创新强、产业强的通道,发挥了“葡萄串效应”。久立集团采取股权合作方式,与方军锋、曹文新两个创业团队合作创办久立泰祜涂层、嘉翔精密制造两家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预计投产后当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
  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我市坚持以优质资源扶持优质项目,健全产业化服务机制。先后选派188名领导干部担任人才服务专员,对163家人才创业企业开展信用专项评级,邀请52名本土成功企业家作为人才创业导师,每季召开人才服务协调对接会,协调解决人才项目各类难题,有力助推人才项目快速成长。
  截至去年底,“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企业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企业29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企业6家,  1亿元以上企业2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工业“双高”培育企业14家。今年,精通科技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实现了“华丽变身”。
  筑巢引凤,打造人才“创新港”。
  我市把握人才创新规律,以优质平台助力成果转化、以专业团队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引领示范作用。
  实施人才平台提升工程,湖州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市本级科创园全部成功创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德清县“千人计划”产业园、省地理信息产业园、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启用。全市目前累计投入平台建设经费26.8亿元,建成80.8万平米的创业园区和8.1万平米的人才公寓。
  人才要留得住、用得好、扎下根,也需要优秀团队支撑。我市启动实施优秀创新团队培养工程,强化团队组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动态管理,累计争取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重大科技专项扶持资金1.8亿元,有效推动了团队整体创新,成功入选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个,居全省第三位。
  深化改革创新,激活人才体制机制“强磁场”。
  “对人才,服务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应该永不停止,才能真正实现‘蓄水养鱼’,产生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打好“湖州服务绿卡”、“优化企业服务人才10条”、“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等精准服务“组合拳”的同时,不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湖州开发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破土而出,创新企业人才评价方式,探索实施人才股权分红奖励暂行办法,试行人才贡献奖励年金制度。“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绩效评估制度乘势而上,实行项目入选、资金拨付、年度绩效第三方全过程评估,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浙江省南太湖创新发展研究院应运而生,以“政府给编制、企业给待遇”方式破除了人才流动身份障碍。
  这些年,人才引进政策不断优化完善,重点人才工程持续提档升级,人才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湖州人才强市建设,正在演绎一次“撑杆跳”,以奋进的姿态,努力“追跑跳”,实现着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比赶超”。

(来源: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