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竹林新机械助力“机器换人”

09.08.2019  13:01

  近年来,竹制品受国际国内市场和高附加产品深度开发乏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竹材价格持续走低,竹产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既挫伤了竹农的经营积极性,也直接影响竹农增收致富。为扭转这一局面,竹林机械装备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竹林微耕刀具并进行实际应用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L”型微耕刀具

  L型耕作刀具是一种土壤翻耕刀,用于作物换茬和蔬菜种植,发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竹林微耕机所用的翻耕刀是在L型刀具的基础上,针对竹林地下竹鞭和苗圃地下根系而开发的,主要从角度、弧度和结构材料入手,规避地下竹鞭、地下根系缠绕、卡死或过载导致发动机死机、熄火问题,从而达到微耕目的。

  试验成效

  竹林机械装备创新团队在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关山进行竹林微耕刀具实地跟踪试验,选择4块样地,机器翻耕、人工垦翻各2块,每块样地面积为25平方米。通过整年试验,采收冬笋、春笋、鞭笋,并采取林地全翻垦,深度15 cm,取出全部冬笋,现场实测冬笋产量。试验得出机耕竹林冬笋、春笋、鞭笋亩产值达12464.7元,人工翻耕亩产值为9015.3元,机耕竹林亩增产值3449.4元,加上节省劳动力成本350元,合计亩产值增效3799.4元。

  该“L”微耕刀具的创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既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竹农的生产成本,一举多得,已在毛竹林高效经营中大显身手。实测结果表明,一台微耕机每天能够翻耕毛竹林3-4亩,是人工的10倍以上;油料及人工开支约150元/亩,比人工翻耕节省成本350-400元/亩。

  农户推荐

  机耕竹林增产增效的主要因素:一是机耕竹林去残鞭,留壮鞭,笋芽萌发率高;二是机耕竹林深度适中,一般在15-18 cm左右,未对中下层竹鞭进行人为干预;三是林地均匀,碎土率高,透气性好。

  据经营户反映,机耕竹林,由于林地平整,冬笋很容易找到;鞭笋产出不仅量多,而且更白、更直、更好看,收购价要高0.1-0.2元/支。目前,湖州全市竹林经营户已应用竹林微耕机80余台,应用面积达5000多亩。今年4月,浙江省乃至全国首个以林业机械服务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在吴兴埭溪镇茅坞村投入运行,已为本村及周边五石坞村和道场乡、东林镇等60多个毛竹林经营大户提供机械服务,翻耕毛竹笋用林500余亩。该技术也已引起了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主要竹产区林业部门和竹农的高度关注,为竹林“机器换人”闯出了新路子。

(湖州市林业局)

武义县两个项目获省“科技兴林奖”
  日前,浙江省第十九届“科技兴林奖”获奖项目揭晓,林业厅
南湖区举办“大地之翼”主题鸟类公益摄影展
  为向市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