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港航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19.11.2014  01:48
  近几年来,湖州港航部门在狠抓行业管理的同时,认真做好生态市建设相关工作,通过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开展码头综合整治、找准节能减排关键点,加快港航转型升级,推进内河航运事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一是加快生态航道建设。围绕“安全、高效、环保、节约、服务”主题,建成了省内首条千吨级航道——湖嘉申线湖州段航道。工程首次尝试透水性预制砼沉箱式护岸断面形式和椰丝毯护坡技术,在满足航运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维护沿岸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项目于2008年被交通运输部评为长江三角洲环境友好型航道示范工程,2013年被省交通运输厅和环境保护厅联合授予全省十佳生态交通示范项目称号,同时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二是推动绿色港口发展。按照“一港六区”总体思路,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建设,湖州港逐步走上了快速、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临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以木材加工、新型建材、特种钢铁、船舶修造等临港支柱产业为主的临港产业带。2010年底安吉开通了至上海的集装箱内支线,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万标箱,2013年达到8.6万标箱。
  三是推广环保节能船舶。以“治水”为抓手,以“船舶”为切入点,加大对优化能源结构的资金投入,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完成了一艘“双电”(电容+电池)动力海巡艇改造并投入试运行;船用LNG双燃料动力船舶改装试点,安吉远亚公司5艘“柴油-LNG”动力船舶已完成图纸审批,有2艘进厂改装,完成了船体改造和气罐安装、顺利下水,预计11月底可完成改造。积极引导船户更新标准化船舶,提高运输效能,目前全市营运船舶单船平均吨位已达302载重吨。随着单船平均吨位的快速提升,全市运输船舶的千吨公里油耗逐年下降,水运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四是加强船舶污染防治。通过举办船舶(码头)业主防污染宣贯培训班、组织港航青年志愿者开展“青春助力五水共治”等活动,向船户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增强水污染防范的自觉性。同时,严格落实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和船舶报告制度,防止船舶碰撞、泄漏事故的发生,保障航道畅通和安全。建立了船舶生活垃圾和油污水定期送交制度,在境内航道沿线设立船舶生活垃圾接收点325个。探索船舶油污水回收管理,组建船舶废油回收队,受到了交通运输部海(水)上搜救中心的嘉奖。
  五是推进智慧港航建设。以数字港航为基础,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了航道、港口、船舶等港航基础管理对象的智能化监测,建成了港航综合应用数据中心和水上交通指挥平台,为水运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航区重点航段已建设航道视频监控点160多个,利用GPS/RFID/AIS技术,将95%以上船舶纳入动态监管范围。充分发挥港航“四牌一门”的综合管理优势,全面应用港航监管业务系统。以“船联网船舶动态监管平台”为主,整合各类船舶静态和动态信息、航道地理信息、港航设施空间位置信息、业务信息系统等,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管理形象。(湖州市交通运输局、浙江省港航局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