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九成秸秆实现综合利用

14.11.2016  12:32

  11月10日,位于湖州南浔区大虹桥镇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国华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里,12条生物质固化成型生产线上,一根根秸秆混合废弃木屑,经过粉碎、加压、增密、成型、碳化、冷却等程序,变成了一根根棍状固体生物质颗粒。据悉,湖州市变废为宝,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九成以上。

  合作社负责人杨建忠介绍,该合作社建立了“合作社+经纪人+村收储点”的收储模式,对周边区域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收储和利用,2015年加工秸秆3.5万吨,可替代标煤4万吨,深受杭州、绍兴等地印染厂及南浔本地地板厂青睐。而吴兴区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除了将秸秆用来制作颗粒燃料外,还用作还田、湖羊饲料和保温垫料,实现了全量化利用。

  据悉,湖州市结合本地农业产业特点和群众习惯,以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为重点,建成秸秆利用示范点140个,总结提炼了30种适用于本地综合利用的模式,探索出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增值的多种新途径。

  “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是抓好秸秆禁烧工作的根本途径。”湖州市农业局能源生态办副主任单克强告诉记者,该市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从源头上解决综合利用问题。出台了《湖州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纳入县区年度综合考核、生态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目标。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不断调动企业和农民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像国华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去年实现产值5000万余元,农户通过出售秸秆每亩可获得150元左右的收入,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单克强说。

  据悉,该市通过政策推动、项目带动、补贴促动等措施,培育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经营主体和利用模式。2015年,湖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85.9万吨,利用率达92.5%。今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将达到9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