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鹿城区“送种”结合确保文艺惠民扎实有效

06.04.2015  12:57
近年来,温州市鹿城区积极探索文艺惠民工作新途径,通过“送种”结合,确保文艺惠民扎实有效。
  一是激发兴趣要文化。借助“百姓舞台”、农村文化礼堂、南塘印象舞台等载体,激发广大社区(村)“文化人”兴趣,让群众结合自身文艺特长及爱好,创办自己喜欢的活动,并由文化馆、各文艺团队专业人才依情况进行辅导排练,从而让群众从被动享受文化到主动参与文化、创造文化。
  二是把脉问诊送文化。针对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制作各类文艺菜单,由群众自主点单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开通“文化鹿城”公众微信平台,每周定时推送公益影讯或演出预告;针对双屿众多的外来人口,特意在鞋都文化广场启动每月两次的“魅力广场与梦同行”系列文艺演出,以丰富新居民的文化生活;完善“华盖词场”,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弘扬鹿城地域文化;做大做强“鹿城之夜”、南塘“印象舞台”、“鹿城舞台 周末越剧”等公益文化惠民品牌。2014年,该区共组织举办各类文艺活动3227场。
  三是因地制宜种文化。组织引导文艺家面向基层“播种艺术种子、种植文艺活动”,培育优秀文艺人才后备力量。目前,全区共有800余名文艺家长期从事各种形式的文艺教学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书法、美术、写作、音乐、舞蹈等艺术培训。该区还坚持每年举办“墨池杯”中小学生书法比赛、美术写生比赛等活动,提高青少年文艺素质。组织文艺家开展文艺演唱、演出、展览等各类比赛性活动,不断提高文艺家们的文艺创作水平。2014年,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1052次,展览239期,讲座721期,社区文化活动893场。
  四是体系保障助文化。积极为全区文艺家“送文艺”、“种文艺”保驾护航,落实组织保障,全面加强文艺家协会组织建设,完善文艺家志愿者队伍建设,坚持自愿选择,保持动态管理,充分发挥文艺志愿者们的积极性;落实经费保障,确保每年50万元“送文艺”补助经费、200万元重大文艺活动补助经费、50万元文艺创作扶持经费的财政支出。落实机制保障,建立文艺精品奖励办法、重大文艺题材创作扶持制度、重点文艺人才结对帮扶制度等,为实现文艺惠民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