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艺术讲堂无门槛讲座受欢迎

25.09.2015  10:09

  “一座城市是由三大文化构成的,首先是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还有一个最大的文化就是地域文化……”9月17日晚,由温州市文化馆主办的“名家面对面”系列艺术讲座走进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温州分公司,我市民俗专家金文平给大家讲述《温州地域文化》。有趣的典故,平实的语言,金文平老师的讲座很快就吸引了大家——原来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会场上不时有会心的笑声。

  温州艺术讲堂之“相约文化馆名家面对面”系列艺术讲座是温州市文化馆今年着力打造的一个品牌项目,为的是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升普通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欣赏品位,为市民与艺术工作者更进一步的交流、满足市民对高雅艺术文化水准更高的追求创建的一个平台。讲堂每周一期,分设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内容,用浅显平易的语言阐释精深的文化艺术,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艺术的魅力。5月10日,由青年钢琴家陈泳主讲的触景生“”——《浙南民歌钢琴曲选》赏析拉开了系列讲座的序幕,至今,该系列讲座已经推出了20期,吸引上千人与名家面对面,共享文化艺术时光。

   壹 送服务

   从定时定点到点单

  今年暑期,温州艺术讲堂在文化馆内举办了8期之后,推出了“菜单式”服务活动,将讲座送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可供选择的“菜肴”有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温州市民俗学会会长金文平主讲的《温州地域文化》,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陈刚主讲的《中国经典老歌赏析》和《苏联俄罗斯歌曲赏析》,国家一级演员、市瓯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晓秋主讲的《瓯剧,一直未曾离去》等多场讲座。邀请我市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温籍文化名人,与市民面对面交流,共享文化艺术的盛宴。有兴趣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温州市文化馆”查看讲座信息目录,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预约。

  市文化馆馆长阮静表示,“菜单式”服务活动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的服务功能;二是,更广泛地宣传“名家面对面”的品牌,使之成为常态性的公益品牌,同时也使真正有需求的单位或市民及时听到想听的讲座。据统计,自“菜单式”服务活动推出以来,企事业单位预约积极,原定的10场讲座目前已增至13场。有多家单位成了回头客。

   贰 没门槛

   市民可按需选择

  在吴俊生主讲的《自然光人像摄影之技巧》讲座上,一位韩姓小姐告诉记者,听讲座是比较便捷的掌握知识的途径,现在手机摄影如此便捷,而掌握一定的摄影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在《瓯剧,一直未曾离去》的讲座中,一位从事外贸工作的男士深有感触地讲,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老一辈人非常精通,而年轻一代却懂得很少。有时候外商来温对这些很感兴趣,但一问三不知,心里真是惭愧。“听讲座就像是恶补,至少可以知其一二。”很多听众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愿来的。

  在很多讲座中都可以看到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来听的场景。在陈泳的触景生“”讲座中,一位带着学琴的孩子来听讲座的妈妈表示,每天盯着孩子练琴,作为家长也要和孩子同进步。学海无边这句话对于孩子,对于成年人都适用。文化馆不同于大学、研究机构,这里没有门槛,面对大众,在这里举办讲座,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叁 接地气

   名家风格多样化

  5月24日,“名家面对面”讲座迎来了人气最旺的一场讲座。温籍著名书法家张索讲述《如何解决书法学习中的若干问题》。当天,文化馆内一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市民把教室门口、走廊都挤满了,甚至有人自带小凳子,占据最前排的位置。“困惑很久的问题,听了一场讲座,豁然开朗!”书法爱好者李先生听完讲座后,依然回味无穷。在讲座现场,有热爱书法、收藏的普通市民,有学习书法的学子,还有对书法颇有研究的同行也赶来“享受熏陶”。

  市瓯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晓秋主讲的《瓯剧,一直未曾离去》,可以说是“颜值”最高的一场讲座,蔡晓秋边讲边演,吸引眼球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对温州独有的传统文化瓯剧产生极大兴趣。温州医科大学的留学生、籀园小学的小学生中的很多人成了瓯剧的拥趸,他们不仅听讲座,还会学唱学表演。

  金文平主讲的《温州地域文化》成了点单最多的讲座,在20多场讲座中,金文平讲了四场。城市规划设计院邀请他讲座,为了让设计师们进一步了解温州的风土人情,有利于他们在工作中有所启发,设计出更贴合温州本土特色的作品;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力请他给引进的博士生们讲座,为了让这些新温州人了解温州、爱上温州并扎根温州。在金文平看来,温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很多人有求知的需求,而朴实接地气的讲座风格也是他受欢迎的关键。

   肆 常态化

   听讲座成为习惯

  每一次讲座,既是知识理念的传播,更是文明薪火的传递;既可以拓展视野,也可以增进思考。去文化馆听讲座何以常态化,是主办方正在努力的方向。

  听讲座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文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观念在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政策给力。一系列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相继落地,公共文化服务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催生一批文化“大手笔”,为文化选择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阮静认为,文化惠民不仅为百姓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养成与文化同行的习惯,公益讲座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他们尝试做固定的讲座品牌,让市民每周或者每月能够固定到市文化馆来领略名家的智慧涵养,让市民养成一种听讲座的习惯。

  据了解,新一轮的讲座计划已在制定中,在各个艺术门类的单项讲座上,还将细化开设各门类的系列讲座,并继续推行定时定点和点单预约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