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编织“城市书网”让阅读触手可及

27.05.2015  10:39

  自2011年开始,温州市便致力于建设一个全方位、多形态的城市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了以市、县、镇、社区(村)为框架的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2013年以来,温州市又迈出新步伐,在原有基础上,以城区为主,组织实施城市书房、城市书站、城市书巴、城市知网“三城一网”建设,编制了一张具有强大辐射力,能够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的“城市书网”。

  城市书房:全天开放,开启夜读模式

  以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馆舍基础,创建一个全开放、不打烊、高品位的“城市书房”体系。2014年,经公开申报与实地调研,通过与企业、社区、政府多方联创的模式,先后建成了县前、菱藕社区、东瓯智库、景山社区等5家“城市书房”,成为温州城市的文化地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书房”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辐射范围和开馆时间的限制,节约了读者借阅图书的交通和时间成本,开辟了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无人值守和自助服务,既节省了人力成本,又激发了读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倡导和彰显了城市文明。而多方联建模式,充分盘活和利用了社会资源,整合社区、企事业单位的空闲场地,建设阅读服务空间,改变了文化设施由文化部门一家建设提供的局面。

  2015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将“城市书房”纳入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着手再建10家,新的拟建地址日前已基本确定。

  城市书巴:流动服务,延伸阅读空间

  城市书巴,即“汽车流动图书馆”。2013年,温州市投入8辆改装完善的小巴书车开展流动服务。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行和探索,汽车图书馆“进社区、进校园、进弱势群体集居地”的“三进”服务已经形成特色。定点定时的“公交路线式”服务和灵活机动的“订制路线式”服务相结合,实现图书、服务、活动的大联通,打造了一道亮丽的流动文化风景线。截至目前,“城市书巴”已服务读者43万余人次,外借图书28万余册,办理读者证2万余个。“城市书巴”将服务直接送至读者家门口,最大程度地缩短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末端服务不足的问题。

  城市书站:定点布局,拓宽阅读渠道

  城市书站,即图书中转站。建设形式有ATM借阅机、社区街头书站和十足便利店借还站等。至2014年底,温州市图书馆已经在鹿城、龙湾、瓯海等三个市辖区的12个社区设立了ATM自助借阅机。今年着手建设社区街头书站和十足便利店借还站60 个。“城市书站”小巧便利,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连锁品牌便利店、医院和银行服务点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进行布局,有效缓解了公共图书馆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其中,十足便利店借还站将借鉴O2O服务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充分结合图书馆强大的在线服务能力和实体便利店合理的线下布局,实现读者线上预借图书、线下就近取书的便利服务。作为图书馆最微型的服务,“城市书站”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1公里的问题。

  城市知网:数字服务,助力移动阅读

  城市知网,是以“掌上温图”移动阅读和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创建的一个以读者需求为主体的全新服务网络体系,是“三城”的重要补充。早在2005年,温州市图书馆就开发建设了数字图书馆,自主开发了温州城区老街古巷数据库、温州话资源库等18个以地方文献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数据库。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改变着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2012年,温州市图书馆推出了移动阅读APP“掌上温图”, 不但可以查询馆藏书目,还可在线查阅百万图书全文,更能免费畅享图书馆所有数字资源。仅2014年一年,“掌上温图”读者注册数就超过了17000人。接下来,“掌上温图”将继续加强功能扩展,如计划增加在线咨询、读者互动、在线定位查阅身边的文化设施等功能,更紧密地与“三城”相结合。

  “三城一网”组成了一个让读者触手可及的“城市书网”,而在此架构基础上,温州市图书馆采取了多种创新方式,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打造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品牌,充实了“城市书网”的丰富内涵,有力地支撑起公共图书馆的现代服务模式。围绕“城市书网”的整体构想,在2017年前构建完成体系完备、符合发展潮流的现代城市图书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是温州市图书馆今后两年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