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新命题 互联网新经济时代“温州制造”再出发

10.12.2015  16:15

  中新浙江网12月10日电(杨青 方堃)从一家小作坊到中国鞋业排头兵企业,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12月9日,康奈集团在温州隆重举行“未来·已来”三十五周年庆典。作为“温州制造”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康奈的发展完整地展现了温州人创业,以质量立市、兴市、强市的过程。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到来,互联网新经济时代“温州制造”如何再出发又成了新命题。

  “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工业革命。

  在德国推进工业4.0概念落地的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在努力对接。相比于德国制造企业的良好基础,中国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在对接过程中人员、资本以及对工业4.0概念的理解上都存在差异。

  浙江温州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中的“温州制造”。

  据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温州3000多家鞋企和20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制鞋产业链,各环节分工协作,从业人员近百万,有大量熟练技工,这些都是东南亚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即使在国内的各大鞋类制造中心中,温州制鞋业也占据优势:以市为单位集聚的产业链,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这是以省为单位集聚的珠三角所不具备的。

  浙江温州曾有“制造业之都”的美誉,温州生产的眼镜、鞋子、打火机等闻名世界。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以传统轻工业起家的温州也最先受到冲击,温州制造业的危机由此埋下伏笔。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作为传统制造型企业,康奈想要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赢得先机,就必须走工业互联网发展之路。“在康奈三十五周年庆典上,康奈集团公司总经理郑莱毅表示,用信息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商业模式,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保证企业合理成长速度,是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企业家给我打电话说我准备创业,或他说我准备做基金,我几乎没有听到一个做企业的。我几乎听到很多人是磨刀霍霍,但猪在哪里?”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感叹,在当下大环境中,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制造的企业越来越少,然而在互联网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变革时代,没有实业就没有明天,专心、专业、专注,是“温州制造”的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