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召开“五水共治”第五次现场会

03.12.2014  23:14

 

【本站12月3日讯】12月1日,温州市“五水共治”第五次现场会在瓯海区召开。市委书记陈一新在会上强调,要突出“治污水美水乡”主题,紧紧抓住治污水这个重点,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打好攻坚战,加速改善水环境,加快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浙南水乡。

 

市委常委、秘书长仇杨均主持会议。副市长任玉明、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级功能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市治水办副主任等参加了会议。

 

当天下午,陈一新在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市领导王立彤、仇杨均、任玉明等陪同下,先率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瓯海区温瑞塘河南白象段河道(荷塘月色滨水公园)建设工程、仙岩街道穗丰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现场,详细了解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情况及亮点,并对目前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陈一新同时指出,治水工作要努力扩大群众参与度,特别是要充分吸收民间资本参与,降低政府负担,提高治水效率。

 

随后,在瓯海区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的“五水共治”第五次现场会上。副市长任玉明通报了全市“五水共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今年1-10月份,全市“五水共治”完成投资198.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2%;全市消灭垃圾河666公里,整治黑臭河394公里,建成滨水小公园286个、城市平原湖泊6个、生态河道328.8公里。温州市还成功获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市统计局今年9月份对170个沿河村居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显示,群众对“五水共治”的总体满意度为80.4%。任玉明还对下一步治水工作进行了部署。任玉明指出,各地必须一手聚精会神抓整治,另一手全面准备迎考核。明年是五水共治的关键之年,总体上要按照“源头阻断污水、引水调水活水、大兴水利强水、滨水公园美水、长效机制管水”的思路,按照既定的治理方针和创新的工作机制,扎扎实实推进各项治水工作。

 

陈一新充分肯定各地前阶段“五水共治”工作后,逐一点出当前治水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他指出,“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着眼转型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温州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的创造性举措。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对照目标抓进度,聚焦难题求突破,确保全面完成“五水共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陈一新强调,“五水共治”,关键是治污先行。要紧紧抓住治污水这个重点,全力打好攻坚战。着重要加大黑臭河整治力度,坚决切断岸上污染源头,加快推进黑臭河沿线的“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活水畅流工程,重视黑臭河治理生态技术的推广,到明年底全市黑臭河整治完成条数要力争达到80%、城区内的238条黑臭河要基本消灭、15个劣五类水质断面要基本达到五类标准。要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质量导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攻坚,加强工程监管和严格验收,建立有效的运营维护机制。要全力攻克城镇污水治理难题,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明年底全市要基本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做到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要采取严厉措施推进工业污水治理,按照全面攻坚、逐一突破的要求,加快落实工业污水治理任务。

 

陈一新要求,要创新拓展“五水共治”资金筹集渠道,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充分运用“蓝海股份”融资平台,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治水,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切实强化治水资金保障。要创新完善治水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有关生态河道治理、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把治水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改一拆”等结合起来,借势借力加快推进。要创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行执法监管常态化、长效维护网格化、责任追究制度化。要高度重视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对照目标,查漏补缺,加力冲刺。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营造更加浓厚的治水氛围。要及早谋划明年工作,把治水工作抓早抓实。

 

市委常委、秘书长仇杨均指出,各地要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陈一新书记的讲话精神,抓紧项目建设攻坚,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及时谋划明年治水任务。

 

会上,与会人员还共同观看了瓯海区“五水共治”专题片和乐清市河道清淤大会战专题片,交流瓯海区、乐清市两地治水好经验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