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三“多”并举 破解“大班额”难题

11.04.2017  21:38

温州市按照“城乡统筹、科学规划、规范程序、落实责任”工作要求,启动为期三年的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行动,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一是“多渠道”扩大城镇教育容量。紧跟城镇化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等因素,加大城镇教育投入力度,扩大城镇教育供给接纳容量。在人口集聚区适度超前兴建中小学,2016至2019年,落实62所学校新建计划,力争于2019年9月前投入使用。充分挖掘中心城区学校潜力,对79所校园内尚有可用空闲土地的中心城镇学校进行扩容提升,实现新增建筑面积173908㎡,为有效解决大班额现象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多层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城郊结合部学校建设,提升城郊学校办学水平;全力推进农村学校“改薄”,探索改造提升、整合撤并、管办分离等方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积极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3+X”结对联动帮扶活动,引导城镇优质学校与山区薄弱学校结成共同体;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实行城乡统筹和动态管理,完善招聘机制,保障乡村教师待遇,着力攻克乡镇师资结构性短板。

三是“多手段”管控大班额现象。根据中小学生源分布和学校办学容量,制定下达招生计划;根据招生计划拨付和控制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大班额现象逐年减少。对同年级段平均班额不超、但因编班不均造成大班额的学校,进行平均编班。对整个年级段均出现大班额现象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扩班分流;对条件不允许的学校,以确保社会稳定为前提,通过控制办学规模和调整施教区范围,规范招生和编班行为。对可能出现大班额风险的学校,建立健全预警防控机制,实行人籍实时监控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引导各地各校将规范招生、均衡编班作为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予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