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实现学前教育“零无证”

26.11.2015  21:20

无证幼儿园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安全隐患大、办学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是政府整治非法办学的重点对象。截至11月25日,温州整治无证园433所(原有421所,新增12所),其中依法取缔114所,撤并140所,整改审批179所,共安置幼儿40057人。全市各县域实现辖区内“零无证”。

一、责任意识与整治行动并重。整治前,温州无证园量居全省首位,园所数占全省1/4,在园幼儿数占全省1/3。2014年8月,温州启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明确县级政府为整治责任主体。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级政府及部门确立了“三个为了”意识,采取了“三个倒逼”行动:一是为了安全,通过整治倒逼当地政府落实学前教育的管理责任;二是为了规范,通过整治倒逼相关部门推进幼儿园审批管理规范化;三是为了发展,通过取缔等措施倒逼各地加快标准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

二、攻坚克难与务实创新相辅。温州根据无证园数量和地区差异,以县域为界划分为三类地区,因地制宜下达分阶段整治任务,并坚持实施整治周报、定期实地督查等制度。各地借势借力、反应迅速,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安全为底线,实施整治“登记制”、“核查制”、“消号制”(即整改一个、核查一个、消号一个),开展针对性的整治工作。例如,瑞安先后召开由分管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长主持的专题协调会进行研究部署。对于幼儿园因土地、场所建筑权证不全等导致无证的“老大难”问题,瑞安政府以会议纪要明确分类处置,由相关部门出具仅供幼儿园换证审批用的“专门证明”,教育部门予以认可。对于无证园最难通过的“消防”关,各地从实际出发,由消防部门针对现行的消防疏散楼梯和部分幼儿园搭建的木质阁楼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整治标准并检查验收,作为审批依据。这些既创新、又务实的举措,不但为无证幼儿园“转正”探路,也大大提升了幼儿园举办者的安全意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因无证园整治成效显著,一些地区已将整治经验推广至无证养老机构等其他无证社会机构专项整治。

三、限期整治与规划建设并举。温州积极加快实施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公办幼儿园扩容增量、民办幼儿园普惠升等,从源头遏制无证幼儿园。今年4月,温州出台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提出学前教育设施的总量目标、布局原则、建设项目等。7月,温州出台《温州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通过限价收费、资金奖补等政策,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2014年,温州新增公办幼儿园24所,新增学位5000余个;2015年,温州新建40所幼儿园(公办园14所,民办园26所),新增学位8000个。同时,鼓励引导优质民办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兼并无证园或与之合办等方式扩大规模。近两年促成爱绿、心桥、实艺、小童洲等优质学前教育品牌输出,成功组建市级民办教育集团,实现扩张办学,共新创办10所以上优质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