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多轮驱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03.02.2018  16:42

  近年来,温州地区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实现了文化建设多重保障、文化设施全面覆盖、文化内容日益丰富、文化体制锐意改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崭新局面。目前,全市共有3个国家文化先进县,8个省级文化先进县(含3个国家级),13个省级文化强镇,80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5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区)。2017年12月,温州以全国第三的优异成绩成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城市,温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以政府为主导 文化建设多重保障

  结合温州实际,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深入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拟研究出台《温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规划(2018-2020)》《温州市基层文化中心建设提升实施意见》等,进一步激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活力,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落实专项经费,全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超过60元。

   以需求为牵引 文化设施全面覆盖

  一是文化设施遍地开花。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全市建有13个公共图书馆(其中一级图书馆12个),12个文化馆(其中一级文化馆11个),市本级的场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上等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2个,农村文化礼堂1022个,农家书屋1688家,5221个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520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967平方米,居全省第二位。下步,将新建提升一批县级重点文化设施项目,扶持提升一批薄弱乡镇综合文化中心(站)和薄弱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域覆盖。

  二是文化形象逐步提升。联合住建、城投、园林等部门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瓯越文化元素融入全市各大公园、机场、火车站、广场和塘河沿岸、沿江景观带,打造文化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树立城市文化地标。创新推广温州“15分钟文化圈”建设,全市建成城市书房48个、文化驿站40个、百姓书屋21个,并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融入文化驿站、非遗展示区等功能区建设,丰富服务内涵,提升城市文化首位度。制作瓯越文化城市形象宣传短片,在全市70余家影院400余个放映厅陆续上线,日均观众3万余人次。

   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内容日益丰富

  一是深化文化惠民。针对城市坚持“多样化”与“品牌化”结合。进一步提升“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会客厅”等亮点品牌项目,以全民阅读节、市民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为支撑,全面优化都市“15分钟文化圈”建设。2017年举办“书香温州”全民阅读节活动3000场,参与群众80多万,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近100万人次。第五届市民文化节共举办活动3200余场,演职人员近12万人,现场观众近120万人次,线上观众达700万人次。还面向特殊群体开展新温州人歌手大赛、新温州人演讲赛、残疾人艺术节、爱心阅读等文化品牌。针对基层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创新推出农村版“城市书房”即“百姓书屋”建设,2017年底22家百姓书屋建成开放。结合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持续推广村歌大赛、百姓舞台、农民文化艺术节、文化礼堂千队万人巡演等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每年开展送戏下乡2000余场次,送书下乡10万余册,送电影下乡5万余场,实现文化惠民城乡一体化。

  二是鼓励精品创作。成立温州市文广新局艺术委员会,制订《温州市文广新局艺术委员会章程》,全市97位各领域文艺专家受聘为艺术委员会会员,加强温州文艺创作的把关和审核。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剿灭劣V类水”等主题创作音乐、舞蹈、小品、书法、美术、摄影等各类文艺精品2000多件,组织参加全省、全国赛事30多项(次),获省级奖项200个,其中《晒蓝》《智慧时代》获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竹镇畲香》等7个作品获温州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7月,成功申报“古代戏曲编创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首期招收中青年创作人才30人开展戏曲编创专业培训。

  三是拓展互联网+文化。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三大文化工程,整合现有数字资源共60TB,通过手机APP、微信平台等渠道向基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均等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初步建成数字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应用信息化、全媒体技术,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云端百姓大舞台”,结合微信、网站等渠道开展现场直播服务,第五届市民文化节期间,线上观众达700万人次。同时,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和服务项目启动温州“文化云”一期项目。

   以实践为导向 文化改革不断推进

  一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开展温州市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吸纳社会代表加入理事会等创新实践,入选文化部10家“全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试点单位”,形成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改革“温州模式”,全面推广。2017年8月入镜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并入选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均吸收了其改革经验。开展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工作,优化职称评聘分离、全员聘用、绩效考核等制度。率先对全市国有剧团演职人员和文化馆业务干部进行业务素质考核,推动温州地区公共文化事业整体、均衡、全面提升。

  二是文化供给方式改革。“民办公助”吸纳社会力量。制订《关于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民办公助”开拓文化建设新形式。近年来,民资兴办和运营的博物馆多达48家,累计投资近30亿,形成民间众筹、自筹建设图书馆、博物馆、俱乐部等热潮。成立温州市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为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修复等补助资金,成立至今共吸引各级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补助瑞安蒋幼山故居维修、文成《刘伯温传说》书籍出版等优秀历史文化项目139个,补助金额900余万元。2017年11月,企业家李国胜为“温州图书馆发展基金”捐款500万元,随后,李志荣、李海燕等企业家相继捐款,助力温州文化事业发展,目前以募集捐款1300万元。“政府购买”扶持民间文化。制订《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政府购买文化服务暂行办法》,明确《公益演出公开招标方案》,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对公共文化专项资金开展竞争性分配,以需求为导向,对购买团体实行“优中选优”、“质量优先,兼顾价格”原则,开展“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点单式文化服务。2017年市本级采购越剧、瓯剧、京剧、综艺歌舞等各类演出165场次。


杭州城中村建设又有新进展 改造规划正式出炉
  杭州市城中村建设又有新进展。浙江网
从城市书房到百姓书屋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
  会市摆设了很多古老的民俗摆件,文化味十足。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