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嘿客,“嘿”出一片新天地

22.10.2014  18:31


嘿客”上门收货、买家开办展会、网店遍布乡间……曾是中国市场经济发祥地之一的温州,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经济脱实向虚、大多数增长指标下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等问题,痛定思痛,开始将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号新产业”,转变发展思维和商业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线上线下互动  有机蔬菜进城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地处山区,山道崎岖险峻,交通十分不便,当地农民种植的高山绿色有机蔬菜因之受困。近年来一些菜农纷纷弃种,外出务工,大片土地被撂荒。



为解决泽雅山区所面临的发展困境,经过深入调研,瓯海区政府发现,顺丰快递在本地区有大小货车共380辆,这些车辆在白天经常闲置,即便是路上跑的,也会有一些空转经过泽雅山区,如果能将这些闲置运力加以利用,不仅能够降低有机蔬菜的运输成本,还能为山区发展觅得新出路。



与此同时,“嘿客”的出现,为解决泽雅镇所处山区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嘿客”是电商新宠,类似小型连锁超市,其特点是兼具实体店和网店的功能:店内不设商品实物,却有众多商品照片,顾客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照片上的二维码,或通过店内的电脑下单,远程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嘿客”既可单独设店,也能在现有的超市内开辟阵地,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激发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而“嘿客”所依托的快递公司,能让公路运输渗透到乡间。



瓯海区政府抓住这一商机,一方面开辟了300多亩种植基地,积极组织山区农民和外地人员上山复种有机蔬菜和特色水果。同时发动当地农民养殖淡水鱼、牛、羊、鸡蛋等生鲜绿色食品。另一方面携手顺丰快递与“嘿客”,帮助农民打通种养——物流——电商——市场的通道。



横河村巨峰无子葡萄种植户叶长青今年尝到了甜头。在葡萄收获后,老叶先是凭借与“嘿客”公司签订的订单,以每斤11.25元的高价一口气向“嘿客”卖掉了7万多斤葡萄,而后者将这批葡萄以每斤15元的价格在“嘿客”店迅速零售卖光。



有了政策保障和稳定的销路,泽雅黄山村“青原古树”种植合作社的20名社员又流转承包土地1000多亩,种植茄子、空心菜、秋葵等十多个品种的时令蔬菜和樱桃、桑葚等七八个品种的水果。通过“嘿客”、微信营销等电商新渠道,这些绿色有机食品逐渐得到了市场认可,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嘿客”负责人赵鉴松介绍,我们的经营奥秘是,利用闲置或放空返程的快递运输车辆,既降低了一半左右的货运成本,也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嘿客”这一电商新军的优势,使得买卖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买方倒办展会 卖方反转“相亲



在展销会、洽谈会、博览会等商品交易会上,参展的卖方通常都是其中主角,为了将商品推销出去,参展方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为产品的宣传推广绞尽脑汁。



如今在温州,这样的传统展销会模式已经被彻底颠覆。



今年5月上旬,温州市、瓯海区两级政府与10多家协会、商会、温州“大象城”商贸中心合力,联手阿里巴巴集团,利用阿里巴巴大数据、云计算的独特优势,在全国首创线上线下(O2O)结合的“逆向展会”模式。



逆向展会”首先通过大数据,抓取、筛选出温州各实体经济行业的优质供应商,并组织参会。然后组织采购商在交易会上向供应商公告购货需求订单,包括品名、规格、质量等信息。



在“逆向展会”上,华为、百安居、联想、中铁集团等80多家企业以及浙江省政府、中国福利基金会等机构,共带来40亿元采购订单。这让参展的3000多家温州各类鞋革服装、眼镜箱包、低压电器、汽摩配件、泵阀等制造企业大喜过望。



中国铁路集团第四局在展会上设下摊位,展示了求购的冶金钢材等一批建材订单,采购总价格高达2亿元。最终,温州力固机械有限公司、浙江超达阀门公司等多家温州企业与其达成了协议,买卖双方皆大欢喜。



记者了解到,许多供求方在线下做成第一笔订单后,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也随之提升,使得日后的线上交易成为可能,进而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三力拉链公司总经理林阿成说,传统的采购方式需要多方面的信息收集和洽谈,甚至要到全国各地去实地考察。现在参加“逆向展会”,加上O2O的采购模式,不用大海捞针,采购变得高效。



有关专家认为,线上线下“逆向交易”模式使买方成本大幅降低、卖方获得商机多,挑选余地大,双方的交易效益达到最佳化。特别是它使有形专业市场与无形网络市场融为一体,成为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推力“电商换市” 大兴“一号新产



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有着全国最大的玩具制造生产基地,年产值超过10亿元。而紧挨生产基地、十分不起眼的西岙村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近水楼台,悄悄地占了个大“便宜”。西岙村的农民既不种田也不打工,而是宅在家里开网店,将“隔壁”生产基地的玩具在网上出售。目前,西岙村的网店超过500家,年销售额1.5亿元。邻居卖得“给力”,基地生产自然红火,被阿里巴巴评定为“淘宝村”。



无独有偶。永嘉瓯北镇珠岙村冒出专销童装的“电商村”,瑞安市马屿镇崛起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等。



如此线下线上相得益彰,正是温州市电子商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市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温州经济脱实向虚、大多数增长指标下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痛定思痛,2013年8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温州发展的首要任务,并首次提出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加快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号新产业”。为此,温州市制订了今后3年发展的大目标,建立了一整套推进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搭建了一批发展平台。



在营销上逐步转变企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加快‘电商换市’步伐,在生产上促使企业产品逐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这是为温州经济转型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说。



2013年12月,温州市网络经济局、瓯海区政府与第三方运营商,共同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开拓创新,在阿里巴巴的网络平台上,开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温州产业带”子网站。



这一网站囊括了温州市的鞋革服装、低压电器、汽摩配、眼镜、泵阀、包装、风电装备等支柱产业,覆盖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等42个全国性生产基地,组织入驻实体企业9600多家。这批企业在该网站分享阿里巴巴1688平台“产业带”网络空间提供的大数据、云计算的网络资源优势,在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振兴实体经济如鱼得水,抢喝了网络经济“头口水”。



目前温州市约有超过四成的企业参与电商应用,电商主体建档4.5万户,经营性网站建档7万多个,电商应用已在全市各大优势产业领域得到普及。各大优势产业和一些龙头企业分别创建了全国知名的温州眼镜网、中国开关网、中国泵阀网、百方网等,这些网站被入选为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百强,绿森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被商务部列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温州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2013年交易额达280亿元。



近3年来温州市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实现网络零售额平均年递增率达80%以上。今年上半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99.72亿元,同比增长84.67%,占浙江省网络总零售额12.85%,增幅全省第二。温州成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和4G国家规模商业试点城市,4G网络实现镇以上区域全覆盖,温州信息化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这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实施“一号新产业”工程打下坚实的“桩基”。

(瓯海区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半月谈> 2014年10月10日 第19期)
来源:( 浙江商务厅 )
1-7月浙江网络零售逆势增长10.6%
  中新网杭州9月14日电(记者 郭其钰 实习生 苏礼昊)14日于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奎介绍,1至7月,浙江累计举办促销费活动近1600场次,实现网络零售额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10.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