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全市血友病患者登记在册327人 均为男性

27.10.2014  12:03

   浙江在线10月27日讯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像“玻璃”一样易碎,不小心磕着碰着,就会血流不止。刚过去的周末,世界血友病联盟中国血友病研讨会在温州召开,国内外一批顶尖专家齐聚,探讨交流如何让“玻璃人”不再疼痛。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发的疾病,轻度外伤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不止,严重者在较剧烈活动后也可自发性出血。目前,温州市已发现血友病患者327人,其中重型306例,中型16例,轻型5例。

  据了解,重型患者常在2岁以前就出血,症状明显很容易发现。而轻、中型往往是在受严重外伤时,拔牙、手术后才会血流不止,日常较难发现。事实上,如果不清楚自己患有血友病,将有很大隐患。

  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谢炳寿介绍,血友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妈妈是携带者,如生了儿子,一半可能会得血友病。更可怕的是,这种病往往隔代遗传。比如外公是血友病患者,把致病基因遗传给女儿,女儿不发病,但她生下的儿子很可能就是病人。据了解,温州市目前登记的血友病患者均为男性,10岁以下儿童就有70多例。

  医生建议,夫妻双方,如家族中有血友病患者,以及家族中有容易出现淤血或经常出血的人,则需要在产前做筛查。通过选择性妊娠,可以避免生出血友病儿。

  谢炳寿说:“如果在出血发生之前,定期补充凝血因子,患者就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预防治疗可极大减少出血次数,致残率也会极大降低。”目前,由于治疗经济负担大、凝血因子供应短缺,只有少数患儿采用预防治疗,且基本上是低剂量、短期的预防治疗。据透露,新的基因疗法正在研究中,一旦成功应用于临床,或许能帮助血友病患者恢复凝血功能,实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