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温岭老太和她的457个“兵孙子”

23.03.2016  14:48

  457,99,39,三个毫不相关的数字,在小城温岭组成了一个温暖的故事。这是一个让人内心柔软的故事。

  99,是林文锦老人的年龄,她常年寡居,缺少亲人陪伴,生活单调而寂寞。在当下,或许,她还是庞大独居老人群体的一个缩影。

  457,这是39年来,武警浙江省总队温岭市中队进进出出的官兵数量。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林文锦的“兵孙子”,他们照料陪伴老人,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每个兵退伍了,都要跑到老人家里照一张合影,说一声“奶奶,再见”。

  她和他们的故事,开始于39年前,延续了整整39年。

  岁月流逝,万水千山,时光和距离,没有隔断这份别样的亲情,这份浓浓的军民鱼水深情。

  A

  老人住院,身边总有几个军人忙前忙后。

  病友忍不住犯嘀咕:这老太太是谁啊?

  医院里来了个特殊病人

  半个月前,和往常一样,温岭武警中队指导员金仁去敬老院看林文锦,发现老人的身体很虚弱。

  这么多年来,林文锦的身体一直还不错。战士们过去,她都会唱唱歌,特别爱唱那首“十送红军”。

  不过这次,林文锦话都不会说了。同去的司务长黄建辉赶紧打了电话,叫来了救护车。不过,医生很遗憾地告诉他们,“老人年纪太大了,恐怕支撑不了几天。”还下达了病危通知单。

  这一说,大家都急了。金仁特意找到院长,他们不愿意放弃,要求医院抢救。

  挂了几天盐水,老人总算抢救回来了。医生说,要是没有及早发现救治,阿婆很可能就走了。

  每天,在温岭市中医院的病房里,老人插着管子。她的身旁,总有几名穿军装的年轻人忙前忙后。同病房的病友忍不住猜测,这个老太太是谁啊?这么多兵来服侍她,会不会很有背景?

  躺在病床上的林文锦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已经慢慢模糊。很多久远的人和事,早已不记得。只是,每次看到在床前走来走去的军装,她的眼里就会流淌出别样的激动。

  “奶奶之前跟我们说过,她只要看到橄榄绿,就很开心,很亲切。”黄建辉这样说。

  这么多天来,黄建辉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赶到医院陪老人,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去休息。

  每次来,他都会呼唤老人,陪她说话,尽管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回应。他也会给老人梳头,防止头发打结。

  黄建辉入伍6年,“第一次见到奶奶,因为不熟悉,没有多少感觉,但现在相处久了,她就像是我的亲奶奶一样。”

  医生说,老人的营养跟不上,勤务兵在营房里熬了粥,特意送过去。

  B

  鞠永军的眼睛红了,他不停地问,“我才走两年,奶奶怎么就不行了呢?”

  远在外地的退伍兵都赶回来了

  林文锦住院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她的“兵孙子们”纷纷急着赶来看她。近一点的,在当天的凌晨就赶到了。

  黄建辉不知接了多少个电话,都来问林奶奶的身体情况。“有的已经退伍十几年了。”

  第二天,温州和杭州等地的老兵也都陆续赶到,看到林奶奶身上插满管子,躺在床上气息微弱,喊她也没什么反应,几个年轻人眼眶都红了。

  已经退伍两年的老兵鞠永军,一到医院就守在林奶奶的床头,说啥也不肯挪位置。他以前和林奶奶一起度周末过节日的时候,总是拉着林奶奶的手,就像孙儿牵着奶奶一样,陪她散步逛街。

  而这一次,当他再次抓起林奶奶的手时,这名壮汉眼睛红了。他不断地问队友:“我以前抓着奶奶的手时,她的手都是滚烫的,现在怎么就没温度了呢?”

  他紧紧握着老人的手,希望可以帮她捂得热一些。

  陈英是2004年入伍的,和老人已经认识十二年了。得到消息后,他和战友王明、吴飞翔一起从椒江赶到了温岭,守在老人身边。(记者 史春波 陈栋)  “我的QQ空间里,还放着和老人的合影,当时我正背着她上楼。”陈英说,那年,他才刚刚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