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箬横水产养殖 实现尾水资源无污化排放

16.07.2020  17:05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14日电(记者 范宇斌 实习生 陈露萍 通讯员 江文辉)14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横荣腾水产养殖场内,一群群肥硕的青蟹在滩泥上“竞赛”爬行,或嬉戏比螯。养殖区网格分明,繁茂的大米草、芦荻等绿植长满整个养殖尾水处理塘。滩泥水坑中,数台增氧机发出“轰轰声”,生态过滤坝体处理着顺渠而入的尾水。

  从事龟鳖苗种繁育与生态养殖20余年的温岭市繁融特种生态水产养殖场负责人梁正方介绍道,这个185亩的养殖区内,拥有着一套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系统。“2018年建成的3200平方米的生态渠道,让养殖塘里的环境焕然一新。”

  “基地尾水结合人工湿地和快速渗率的原理,依托河道生态净化和修复技术,提升立体净化能力,对塘中的龟鳖苗百利而无一害。”梁正方说,同时也确保了养殖区外水生环境不受污染、破坏。而类似这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系统在箬横镇内还有17套。

  为实现水产养殖尾水资源无污化排放,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能力,2018年起,温岭市箬横镇实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截至当前,该镇共建成单体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点位13个,尾水处理示范点4个,海、淡水类建成比例基本持平,且相关尾水处理设施均正常运转,所排放的尾水也符合国家规定的三类水质标准。

  据悉,箬横镇拥有水产养殖场37个,总养殖面积近150公顷,大多分布在东浦、东片两大农场,以养育青蟹、鱼虾及龟鳖为主。

  箬横镇农办工作人员表示,为严防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被挪移等现象出现,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水环境质量,推动绿色水产养殖发展,该镇将开展专职巡查工作,并在每年开展至少两次的排放水质检测,形成常态化水产养殖尾水资源管控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