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文艺范的大厨打造“手工版”房车

29.01.2015  10:45

  他没有看过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也没有看过丹尼斯·霍普导演的好莱坞经典《逍遥骑士》。但有关他的故事,也足以拍成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公路电影”。

  手持一张国家三级中式烹饪技师资格证的温岭人叶新海,怀揣一个“房车梦”,历时半年,打造了一辆“纯手工版房车”。

  女儿喊他“潮爸”,他自称“文艺中青年”,独自驾车横跨大半个国家。开车就上路,遍览风景;停车就生火做饭,用美味犒劳自己;晚上住在车上,暖暖的小窝,也许还能透过车上的窗户看着星星睡去……

  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想想也醉了?

   一辆“毛坯版”房车,横穿大半个中国

  叶新海, 46岁,温岭一家小面馆的老板,也是一个职业厨师。

  狭窄的灶台和面馆困不住“蛮拼”的他。作为一名资深的自驾游爱好者,叶新海一直有个心愿:开车上路,遍览风景。

  2001年,他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第一步,打造一辆能住能行的房车。

  那时候,尽管手头不太宽裕,叶新海还是咬咬牙买了一辆老款的依维柯厢式货车,动手改装。“其实,那辆车还不能叫房车,充其量也就是个‘毛坯房’。”叶新海说。

  的确,那辆房车构造极其简单,仅仅是在货厢里安装了床和一些洗漱用品。但就是靠这么一辆车,叶新海愣是从第一缕曙光照射地温岭石塘出发,沿着214国道线独行3000多公里,开到了太阳“最后落下”的新疆克拉玛依的阿拉山口。

  在这次“千里走单骑”的经历之后,叶新海又重新投入到生意中去。不过,这次开“毛坯版”房车的各种不便,也让自己造房车的信念在他心中坚定了下来。

   耗时半年,手工打造“奢华版”房车

  去年4月,叶新海花了12万左右买了一辆奇瑞绿卡的底盘作为房车中的基底。至于“房子”部分,年轻时做过木工、水泥工、电工的他开始大展自己的才华。

  没有资料,他到图书馆去借书看;没有设计图,他自己慢慢画图琢磨。终于历时半年,一辆纯手工制造的“奢华版”房车终于完成,叶新海给它起了个文艺名字叫“房恋”。

  “房恋”车长5.9米,宽2.3米,高3.05米,外观呈白色,车头看似与一般的货车没差别。但抬起头,就能看到有突起的部分,车顶上,还安装了一排太阳能电池板,每天可发电6千瓦时。

  车身侧面,安装了一排可伸缩的遮阳篷,车子尾部则有LED显示屏和自行车收纳架。

  走进这辆房车,里头的装修呈淡黄色,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仿佛走进了一间单身公寓,内部面积约15平方米。

  靠近车头处是会客区,在驾驶区后设了一排狭长的坐垫;靠近车门处是一排书柜;车尾处,设有抬高了的3张“无缝对接”床铺,床下是3个柜式储物空间;车的中间部分,一侧为一体式整体卫生间、配备4个座位的一套餐桌椅,另一侧则为厨房设施,一个洗菜台、一个集成灶、一个小冰箱、一个微波炉。

  靠近车顶处,设置了整排吊柜,餐椅后侧有个小空间,还见缝插针地安置了一排迷你的立式酒柜。车上还设有污水处理装置及收纳水仓。

  为了让生活更方便、舒适,叶新海还买了铁锂电池,安装了无线网络终端接收器,接通了卫星电视,装上了空调、监控器和行车记录仪。

  这辆“手工”房车,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

  改装这个辆车,一共花了35万元左右。车子造好了,来参观的人很多,但不少人担心这车到底能不能上路。

  没人想到的是,叶新海不但获得了房车外观的设计专利,还从国家工信部得到了上路的“准许证”。在各地的车管所,都能查到这辆房车的相关数据,“只要所有数据都对得上,它就可以上路。”叶新海说。

  开着这辆房车,叶新海北上河南,南下广东,和志同道合的车友聚会,也曾带着一家人到杭州西溪蜗牛房车营地烧烤。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叶新海这么执着于房车?“其实刚开始造房车仅仅是兴趣,也算是玩票,为了欣赏各地的风景,但现在我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叶新海说。

  在他看来,喜欢房车和旅行的人不仅仅只是“文艺”,其实更是在追求一种生活状态,“我不喜欢被乏味的生活束缚住手脚,我爱一直在路上的感觉。

  

点击查看汽车频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