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混用”医保卡要当心 可能会被判刑

06.01.2016  09:30

新闻导读: 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社保基金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公安部门透露,不管是亲属混用医保卡,还是违规购买生活用品,只要涉案金额达到6000元以上,就构成了诈骗罪,达到了入刑门槛。

 

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社保基金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各种手段骗取社保基金,将之当作其生财之道。为此2014年底,杭州市检察院专门与市公安局、市人社局等单位建立了打击骗取社保基金联动新机制。昨天上午,市检察院、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5年杭州打击骗保违法犯罪工作情况做了汇报。

别让他人动你的医保卡 老百姓如何防医保卡被盗刷

发布会上,市人社局通报了目前医保骗保行为的一个新动向。有组织团伙在全市范围内有偿收集本市参保人员证卡,通过和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合作,空刷参保人员证卡,套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祖国提醒说,一些市民贪图不法分子给的一些小好处,就将证卡给了他人,殊不知这其中隐藏着极大的隐患。“具体被空刷了多少治疗费,很多证卡的所有人是不知道的,另一方面,这些将证卡交给不法分子的市民也涉嫌骗保,数额大的可能会被判刑。

有些人是主动将证卡给了不法分子,有的市民则是被不法分子盗刷了医保。2014年12月初,杭州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向职能部门反映,他的医保被人盗刷了,随后“杭州初月堂门诊部诈骗案”这一重大案件被扯了出来。

后经公安侦查,初月堂门诊部涉嫌盗刷浙江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7家大专院校498名学生医保账号资金8.7万余元。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主要涉案嫌疑人杨某、应某、雷某、徐某已被刑事拘留。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医保卡被他人盗刷呢?及时到社保、医保经办机构登记本人的手机号码是关键。这样一来,每次在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刷卡结算医疗费用,参保人员都会收到短信提示,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医保卡是否被盗刷。当然,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医保卡被盗刷了,请尽快向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局稽查部门反映。

亲属混用医保卡等行为

涉嫌骗保可能会被判刑

发布会上,公安部门还向记者透露,不少市民是在平时无意中卷进了“涉嫌骗保”的漩涡。“使用父母的医保卡开药,用医保卡买保健品或生活用品,买很多药供家人使用,这些行为都属于骗保。”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顾国林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抓得严了,但还是有一些诊所药店顶风作案,有些市民也不明真相,以为给家人买点药,或者在药店里买保健品、生活品没什么关系,其实如果涉及金额大的,也是会被入刑的。“不管是亲属混用,还是违规购买生活用品,只要涉案金额达到6000元以上,就构成了诈骗罪,达到了入刑门槛。

记者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近年来因为亲属混用医保卡等骗保行为而获刑的案件并不少见。最近的一起应该是2015年12月下旬,患有高血压的邹某,让女儿用丈夫老周的社保卡买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结果邹某被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判处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其女儿周某也被判处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对母女双双获刑的案例也为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

记者从市检察院了解到,我市对骗保违法犯罪工作的打击正日趋严厉。自2014年年底打击骗取社保基金联动新机制建立以来,市人社局对全市2100多家医保定点机构进行了拉网式排查,为390多万市民的社保基金进行专业化“体检”。目前市人社局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43件,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9件,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该领域职务犯罪案件2件,经审查起诉已判刑78人,涉案总金额1300余万元,为国家挽回损失630余万元。

原标题: 与家人“混用”医保卡要当心 可能会被判刑 作者:实习记者 赵巍 通讯员刘波 赵云 网络编辑:俞俊